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一个都不落下
本报记者 黄俊毅

“一看房,二看牛和羊,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儿女上学堂。”走在黄土漫漫、沟壑纵横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乡间,耳边不时响起孩子们嬉戏时随口唱的童谣。

童谣讲的是当地扶贫部门总结出的简便实用的贫困户识别办法。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要确保扶贫措施立竿见影,就必须完善顶层设计,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只有这样,脱贫成效才能精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步骤,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为贫困群众建档立卡的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宁夏将贫困人口识别细分为十步法:户申请、组提名、入户查、村初评、乡复核、县审批、三公示、一公告、系统管、动态调。

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上马泉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72岁的老汉王文一年前还住着土坯房。去年政府部门组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王文填表申请。他家境困难,房子墙裂顶漏,是全村最破旧的,经上马泉村初评、张易镇复核、原州区审批,再经过三公示、一公告,被确定为贫困户。今年政府按全自治区统一标准,帮他建起54平方米的新房。新房铺了地板砖,安装了防盗门、塑钢窗、太阳能热水器。新房总造价5.96万元,王文自己只出了1.4万元。“前些天村干部给我送来150只扶贫鸡,又连夜送来了新的鸡笼,党和政府真好!”老人激动地说。

原州区扶贫办副主任马红元说,识别出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后,录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按“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

“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是按照2010年确定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标准来判别,低于这个标准就是贫困家庭。但很多地区的农民不记账,收入难算准确,也就很难做到精准。为此,我们以2300元作为主要标准,并参考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等方面情况。同时设计了村民申请、村里评议公示、乡里审核再公示、县里审核最后公告的程序,哪家最穷,村里最清楚,这种办法简单有效。”刘永富说。贫困村的识别方面,则是按照“一高一低一没有一公示一公告”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所谓“高”,是贫困发生率高于本省一倍;“低”是指这个村人平均收入低于本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没有”是指没有村集体经济。

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繁琐、艰苦,可喜的是,经过全国上下数以十万计的扶贫工作者的努力,目前这项工作已顺利完成。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全国识别出的贫困人口总计有8962.5万人,现已全部建档立卡,为瞄准帮扶对象精准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