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十二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开栏的话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阔步迈进,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世界瞩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成为衡量改革含金量的一把重要标尺。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共创共享·辉煌‘十二五’”系列报道,倾听百姓心声,聚焦百姓感受,反映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敬请关注。

“十二五”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获得感”来自日渐丰厚的收入。立国之道,惟在富民。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十二五”以来,我国坚持把增长建立在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2014年人均GDP达到7589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GDP增速,居民家庭财产稳定增加。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虽然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却不降反增,城乡就业人员增加到7.7亿人,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就业充分、收入增加,带来了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产生,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获得感”来自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自2012年起稳定在4%以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1年上调,近8000万退休人员直接受益。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快速提高,2011年到2014年已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230万套,今年底有望超额实现“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获得感”来自更加美好的生活。民以食为天,我们把粮食安全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自2003年起实现了“11连增”。交通和通讯更加畅达,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1.7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一半,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休闲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供给充足,为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8%,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获得感”来自充分选择的机会。持续推进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等结构性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创新大潮,拥有了更多创造财富、自我实现的机会。“双创”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有效化解了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互联网+”战略风生水起,依托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互联网向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加速渗透,涌现出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照亮了无数人的创富之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布局和实施,带来了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创新和突破,逐渐释放出需求面和供给面的巨大潜力,为沿岸沿线和新区域版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获得感”来自不断接近的梦想。“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民生改善是其题中之意和最终理想。强大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使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中国梦”的茁壮绚烂,为每个人追逐梦想搭建起坚实高阔的平台。“十二五”前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实现了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综合国力位列全球第一阵营。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角色逐步实现从全球规则的被动执行者向主动制定者、从全球公共产品的“搭车者”向“提供者”、从全球事务的“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成功主办APEC峰会、全面启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动亚投行成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正在向全世界讲述崭新的中国故事。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仅促进了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也为人们带来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我们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让改革红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才能把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改革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最广泛的认同、拥护和支持,获得最持久、最深厚的动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助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