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
本报记者 黄 平 通讯员 徐燕飞

“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浙江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浙江两年共治理黑臭河5058公里,完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超330万户,建设雨水管网2845公里。生态红利铸造的“美丽浙江”日渐呈现。

全民治污建设美丽乡村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认为,“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像一个手掌的五个指头,既要能捏成一个拳头,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又要善于“弹钢琴”,统筹兼顾、分清主次。

9月17日,记者来到浙江海盐县刘庄村,一块水质公示牌引人注意——公示牌上张贴的水质检测数据单足足有2厘米厚。兼任刘庄村“第一书记”的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告诉记者,每个村都有一块水质公示牌,第三方公司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并将检测值、水质定类、水质排名等张贴在水质公示牌上。

公示水质是为了完善“河长制”的落实。距“水质公示牌”不远处,立着一块“河长公示牌”,上面标明河道名称、起止、长度,河长姓名、职责和监督电话。在河长带动下,刘庄村开展“清三河”行动,先后7次组织村民义务打捞、清理河中垃圾700多吨。

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省治水办副主任方敏告诉记者,浙江省现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多地还将“河长制”延伸到村一级,推进上下游协调机制、全民参与机制等的构建。

治污之要,在于农村。农村污水治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海宁市长春村,家家户户都建有“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厨房、洗衣房),经管网进入每个村的综合处理池,再收集至生态池和市镇管网,水质经处理达标后,便可直接排放。“村里从去年9月开工建设管网等设施,今年2月已实现工程投运,共投入500多万元,铺设管网23.8公里,实现农户收益率95.7%。”长春村村支书吴一明说。

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是农村污水的两大来源。浙江全面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省完成污水治理终端站点6.66万个,累计完成村内主管敷设2036万多米,受益农户超330万;从源头治理农业污染,完成年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污染整治、设施修复改造和标准化提升共56371个。

“五水共治”,长效是关键。为实现“五水共治”长效管理,海盐通元镇引入市场化运营,每年投入500多万元,从市场招投标选择保洁公司在全镇实施包括河道、池塘、沿路沿河的清理保洁在内的常态化保洁工作;多个村制定村规民约,调动村民参与治水,实现治水长治久安。

铁腕治污倒逼转型升级

治水的过程,就是经济转型的过程。浙江以治水为突破口,从源头上防治水污染,促进工业、农业转型。

在浦江县东溪,溪上白鹭飞翔,居民漫步溪边。在这里,记者跟随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的脚步重寻浦江的转型路。

“躺在垃圾堆上数钱,曾经是浦江挥之不去的噩梦。”施振强说,浦江曾经承受水晶产业导致的“牛奶河”式污染,东溪水质长期处于黑臭河状态。2012年,浦江关停了东溪流域内的所有水晶加工企业以及其他污染工业企业。

铁腕治污后如何转型升级?浦江的做法是建设水晶产业集聚区,实现“低小散”块状企业整治提升。据了解,集聚区总体规划为“一区多点”,分为中部示范区、东部、西部、南部集聚区,按照“分区规划、分类入园、分质分流”的要求,寻求集聚效应的最大化,使短期阵痛换来长期可持续发展。

治水不仅倒逼转型升级,还治出了口碑。“浦江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在全省90个县市中,从过去的倒数第一变为现在的第十八名。”施振强说。

衢州龙游县的小南海镇是个养猪大镇,近年来,生猪养殖与水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倒逼农业转型又该如何推进?“‘畜养—沼气发电—沼质(肥)—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有效解决生猪养殖的排泄物问题,更能形成良好的生物循环链。”开启能源董事长朱有标说,下一步公司将全面完善循环农业体系,如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的有效化运输等。

2013年以来,龙游县实施整县域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省级试点,以“开启模式”为龙头,推广县域一体“大循环”、种养对接“中循环”、自我消纳“小循环”等大中小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因地制宜注重治理实效

“五水共治”,贵在实效。

浙西的淳安县位于钱塘江上游,国家级风景区千岛湖就在这里。“五水共治”对于淳安来说,重在保证水源质量,为下游送去一江清水。

目前,千岛湖库区拥有各类客旅船、游船艇300多艘,总客位达2.2万个。大量船艇和人员常年在湖面上活动,势必产生废油、废气、噪音和生活垃圾、污水等,难免给湖水带来污染。按平均每人每天产生50公斤生活污水计算,一年要向湖内排放10万多吨的生活污水。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千岛湖”,淳安积极推进游船生活污水“上岸工程”,力争实现零排放目标。“该工程由生活污水收集系统、中转提升系统、城市污水纳管处理系统构成。”淳安县环保局局长童友军告诉记者,“互联网+”科学治水渗透到工程各个环节,如污水收集柜装载量达80%以上时,警报装置便会提醒船长及时与中转趸船对接,将污水排出;中转趸船上的工作人员需持相应IC卡才能将污水送上岸,以防偷排入湖。

上游的一江清水是下游安全供水的保障。“2018年,杭州人民就能喝到千岛湖的水啦!”童友军说,淳安正打造杭州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工程从淳安县境内金竹牌村取水,通过输水隧洞将水引至杭州市余杭区闲林水库,为下游提供优质的千岛湖水。

浙东嘉兴,地处长三角下游、太湖流域盆底,城市受淹严重。为促排涝,嘉兴于1991年实施南排工程建设,长山河排涝便是其中一项重点工程。“在长山闸7孔排涝基础上,投入50多亿增加3台泵站,实现南排工程强排、扩排。”长山闸管理所副所长姜建军介绍。

金华兰溪,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兰江、婺江、衢江三江交汇处,防洪水成了兰溪“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来到兰溪城东片老城区,背靠古老的城墙,站在狭长的凹形观景台上,感受一江清水的韵味。当地人说,这座观景台可价值不菲。这是兰溪城东片为保护地势低洼的老城区而建造的防洪堤应急工程,总长640米,总投资6952万元,工程共设置61扇钢闸门,属国内首创。

随着“五水共治”的不断深化,浙江多地重现绿水青山,全民治水勾勒的“美丽浙江”日益清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