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 韩 叙

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历史共识,才能让苦难的过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

抗日战争必须纪念,因为于中国而言,它是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弥足珍贵的抗战成果。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同时,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欧洲、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各种形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莫斯科,盛大的红场阅兵仿佛把时针重新拨回70年前的胜利时刻;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们戎装再聚,重现“最长的一日”;在伦敦,二战时服役的轰炸机飞过阵亡将士纪念碑,投下数以百万计的鲜花……

我们之所以在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温历史,正是要与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表达共同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家立场,共同维护国际公理和国际正义的伟大意志,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决心。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验证的真理。正视历史从来都不是为了唤起仇恨,而是为了追忆和缅怀,并从中汲取和平发展的正能量。

人们不会忘记,1970年12月7日,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惊世一跪。40年后,再次来到华沙的时任德国总统武尔夫感叹,勃兰特承担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意义上的责任,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同的德国和一个自由民主和平的德国形象。通过全面承认、深刻反省不光彩的历史,德国完成了自我救赎,实现了同邻国的和解,也获得了世界的原谅。

然而,放眼世界,清晰正确的历史观并未在所有国家中确立起来。个别国家仍然缺乏面对历史的诚意,对战争罪行极尽推诿之能事,甚至恶意美化。修改历史教科书、删除战争罪行、否认南京大屠杀、诋毁慰安妇……持续作祟的右倾历史观,不断挑战着战后和平国际秩序,不断挑战着世界公理正义,不断突破着人类道德良知底线。这种扭曲的历史观不断向世界传递着负能量,成为和平发展的毒瘤。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这同样是一个被历史佐证的真理。正所谓“欲侵其国,必先乱其心智。先伐交,乱其国,而后伐兵”。

目前在国内,一些错误思潮伴着思想活跃多元的时代浪潮,打着“反思”、“解密”、“证伪”的旗号泛滥开来。有些人恶意歪曲历史,妄图颠覆和扭曲人们的认知,也有一些人被错误的言论误导,对史实的看法失焦跑偏。倘若任由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之风蔓延,将导致历史观、价值观的混乱,实为诛心之举。

不明过去,无以走向未来。越是多元化,就越需要凝聚社会共识。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提醒我们,树立清晰正确的历史观已刻不容缓。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起历史共识,才能让苦难的过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

“历史不单是过去的事情,乃是光芒四射的路标,照亮人的现在和未来,教导我们生存的方式。”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的这句名言不应被遗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