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环节。人大代表和专家做客中国经济网,共议这一话题——
减少农业污染 留住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温济聪

◇在我国农业活动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已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 要想减少农业污染,就需要转变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建立安全的土壤保育条件下提高土地的产粮潜能。

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副董事长陈宏坤做客中国经济网,共议减少农业污染,让农村更美。

“面源污染”是指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其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许为钢说,在我国农业活动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已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化肥使用量十分惊人,全国平均使用量已超过440公斤/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许为钢表示,目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已达6000万吨,占世界化肥消费总量的33%,并且单位耕地平均化肥用量和总使用量的年增长率均在3%以上。我国化肥严重过量使用的区域为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东北平原的中部等我国粮食主产区。

“化肥的过量使用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源问题,我国肥料的利用率很低,平均只有30%左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氮磷钾,这些资源储量有限,而且现在开采条件在下降,特别是钾矿,我们每年需要几百万吨的钾肥进口。”陈宏坤表示,除此之外,过量使用化肥对土壤、地下水等也造成了危害,比如土壤酸化、地下水亚硝酸盐超标、水体富氧化等,也间接给食品安全带来一些危害。因此减少农业污染势在必行。

我国在大量使用速效化肥和农药创造粮食及农业生产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因此,应多措并举减少农业污染。

在陈宏坤看来,要“减肥”,首先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其次要找替代品。“比如说水肥一体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灌溉和施肥结合在一起,把肥料融在水中,灌溉的时候,作物根在哪里,管子就到哪里,水和肥料就到哪里,利用率就提高很多。在以色列、美国等国家,通过水肥一体化,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到70%,甚至90%以上。”陈宏坤说。

许为钢表示,要想减少农业污染,就需要转变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列为第一要务,在建立环境安全的土壤保育条件下提高土地的产粮潜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粮食主产区也要换挡调速。要将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列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此外,要全方位制定和完善土地保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环境保护法》,我国已有《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应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严格限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规定被污染土地的修复要求。”许为钢建议,应加大新型高效肥料和低毒高效农药的研发工作,积极组织缓控释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工作,对使用缓控释肥和生物农药等新型高效低污染的化肥和农药进行经济补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