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贵州省多部门联合主办的“湿地——我们的未来”——2015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2月1日在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依靠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希望通过主题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湿地的作用与价值,自觉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源”,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2.5%。受限于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条件,该省湿地资源极其珍贵。
据贵州省林业部门统计,该省不包括稻田的湿地总面积仅有315万亩,湿地率仅为1.19%。
另一方面,贵州省的湿地保护水平较低。截至2012年底,该省湿地保护率仅为26.53%,自然湿地保护率为15.31%。受自然及人为盲目开垦和改造等因素影响,贵州湿地近年内呈现逐步减少趋势。数据显示,该省近10年湿地面积减少了10.2万亩,减少率高达3.14%。
2012年以来,贵州省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贵州已初步构建起湿地保护体系,共建立湿地类型和湿地相关的自然保护区20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0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湿地保护率提高5个百分点。
今年,贵州省还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将湿地纳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推行“湿地零净损失”理念,明确202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不低于315万亩的生态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