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长远的大战略。新型城镇化究竟应该怎么抓?山东德州以同步建设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为突破口,使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实现了人的城镇化,着力化解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用、钱从哪里来、粮食安全如何保等核心问题,对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做到积极、稳妥、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从德州的实践看,“两区同建”,关键在“同”。
一是上下同心。实施“两区同建”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必须依靠政府进行顶层设计,发挥组织推动作用。政府主导不是凭主观意志包办代替,而是要发挥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建不建、怎么建,都应该交给群众决策,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协同推进。农村社区是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有了可以充分容纳农民就业的高效益园区,农民才能有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才能在新社区实现安居乐业。德州的“两区同建”不搞简单的“拉郎配”、“1+1”,而是将产业园区规划与现有产业基础、农村社区规划、区域位置有机结合,按照每个社区都有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有主导产业的思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园区和社区实现了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许多农民既以土地出租、入股的方式获取土地收益,又在附近的产业园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化。
三是成果同享。事实证明,只要目标正确、方向对头,新型城镇化将实现多方受益。德州的“两区同建”,有效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缺钱、工业化城镇化缺地、统筹城乡缺抓手的难题,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发展得空间、政府得民心的目标。在推动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同时,加速了城镇化进程,更好地发挥了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农民就近城镇化,还减少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数量,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谐。
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经过6年来的探索,德州“两区同建”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基础。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在探索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土地资源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配置、提升园区产业发展能力和对社区的带动能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等方面,还需要下更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