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票:一个时代发展的印记
本报记者 刘 慧
黑龙江农垦北大荒股份勤得利分公司利用现代化机械收割玉米。
刘 江摄

1993年,粮票退出历史舞台,至今已有20年时间。随着连续多年实现丰产丰收,我国粮食已经告别短缺,粮票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段沧桑记忆。

粮票的推出和退出

小小的粮票,反映的是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品质,见证的是粮食的短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粮食产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所能掌握的粮食与其必须负担的城乡粮食供应量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缺口,粮食产不足需矛盾突出。为了尽快摆脱这一困境,1953年11月23日,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计划供应。1955年8月25日,实行定量供应,城镇居民凭粮票购买粮食。从此,我国的粮食供应进入了票证经济时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得以扭转,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丰产丰收。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30475万吨,同比增长7.8%。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产不足需的矛盾得到了极大地缓解,1984年甚至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卖粮难。据统计,1978年至1984年,农民增收的粮食中,70%至80%都卖给了国家,国家粮库充盈。在粮食丰收的大背景下,国家启动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各地先后逐步取消了凭票、凭本供应粮食。1993年粮油市场价格完全放开,长达38年的凭票凭证定量供应就画上了句号。

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制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于缓和粮食短缺、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粮票制度的背后,也显示出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农业生产力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粮票退出后的20年

粮票经济结束了,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了,如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种因素,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增加国内供给,努力实现粮食产需的基本平衡。近年来,我国实行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提高粮食单产。同时,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综合补贴等“四补贴”政策,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实现丰产丰收。

粮票消失20年后,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4万吨;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仅仅20时间,粮食产量增加14549.5万吨,创造了历史奇迹。

粮食安全决不放松

粮食的丰产丰收,并没有让人们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因为在我国制约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仍然较大。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刚性需求增长迅速。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进入“双高”、“双紧”阶段,粮食生产经营不仅面临着高成本、高风险,还面临着耕地减少、农业用水紧缺、劳动力短缺等等突出问题,保持粮食稳定增产更加困难,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的作用,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自给率;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快高产粮食新品种研发,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做好粮食储备调节,防止粮食价格频繁波动;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品种和余缺,为实现国内粮食总量平衡服务。

适度规模经营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国家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提高粮食规模化经营比重,提高粮食生产的现代化经营水平。

今年8月,黑龙江省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全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趟路子”。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必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