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率先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为破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了一条有效可行的新路子。
创新机制 构筑保障体系
近日,记者走进浙江嘉兴南湖区新兴街道运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在观看越剧的老奶奶柴才贤告诉记者,“离得近,所以天天过来”。
据悉,“照料中心”由原嘉兴学院离退休活动中心用房改造而成,占地1200平方米,室内使用面积约800平方米,是一幢有独立院子的二层楼房。内部装修和设备购置都由政府投入,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左右。目前,南湖区像这样的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有9个,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4个。
南湖区目前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805人,占总人口的20.63%,接近中度老龄社会。如何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南湖区早在“十一五”时期就先后3次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区政府实事工程。2010年,立体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按照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将实现社区、中心村全覆盖,力争60%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达200平方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全面补助”的激励机制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从2007年开始,南湖区财政每年安排40余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和“一键通”月租费。从2010年起,对每个新建的“星光老年之家”,区财政一次性给予不少于1万元的补助;对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区财政一次性给予2万元设备购置补助;对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站,区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补助经费。同时,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根据运作情况,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年给予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运营经费。
构建平台
拓展支撑体系
家住翠园公寓的汪老伯几乎每天都要到照料中心转一转,因为照料中心就在家门口,量个血压、配个药都很方便,还能跟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
“三大平台”的构建,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带来了便利。其中,按照就近、便捷、经济原则构建的优质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利用老年公寓等资源,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社区健全一批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服务平台和居家养老的网络联结点,实现了横向分布的“便捷化”——把养老院开在“家门口”。而按照区、镇(街道)、村(社区)3级工作机构纵向建立的3级机构平台,则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纵向延伸“一体化”,各级机构职责功能明确,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有序、上下协调、运转高效。
记者了解到,南湖区还依托“96345”社区服务求助平台,开发紧急呼叫系统“一键通”、开通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开设社区养老服务网站,着力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了养老服务方式的“虚拟化”。老人们遇上急事、难事,只需按下“一键通”求救呼叫器,就可以直接和96345连通。
据统计,新型信息平台自2006年试点推广以来,已累计受理老年人救助2万多件次。
完善服务
创新运作体系
“升级”后的“养老院”,除了原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的娱乐、日托、活动等功能,更加突出照料服务功能。
新兴街道副主任张雪伟告诉记者,运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有老年电大教室、家政服务室、全科医生办公室、老年食堂、日间照料、图书馆、乒乓房、书画室等多个为老服务项目。“活动很多,一些品牌活动还吸引了不少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加入。”张雪伟说,戏曲、歌咏、书法绘画等活动,大大充实了老年人的生活。
与此同时,各服务站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逐步开展家政服务、精神慰藉、老年维权等专业服务内容。2011年,南湖区还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引进第三方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服务,既减轻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服务的专业性。今年,南湖区将按照“打造20分钟左右的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圈”的要求,扩大转型升级覆盖面,进一步向农村社区延伸,确保各镇、街道新增1家以上的“升级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