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进门,明快的藏语歌声就飘进了记者的耳朵,这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的一家普通的唐卡画室。
唐卡画师多次盘腿坐在沙发上,眼睛盯着笔尖,用小毛笔轻轻地勾画着。他不时用笔尖蘸上颜料,在画布边上轻轻一点,将笔尖捋直,继续描着精细的线条。对记者的到来,他一点儿都没有觉察。
不忍心打扰专心的多次,记者转向一旁的旦增,他正把一块画布四周的绳子往木框上系。“我正在固定画布,多次已经上底色了。我现在帮亲戚画唐卡,店里的唐卡全部是顾客预订的,直接出售的很少。”旦增说。
唐卡的绘制过程十分复杂,分为画布制作、打线素描、制作胶泥凸纹、上色、染色、彩笔勾描、描金、铺金、磨色和开眼等许多工序和步骤。正因为如此,画唐卡就成了一门祖传的手艺,需要从小就开始学。旦增说,“我10岁起就跟着爷爷学习画唐卡,直到29岁才独立完成了第一张唐卡。”
“当初学画时不太了解唐卡,后来越画越喜欢,也正是因为喜欢,所以耐得住性子,画多久都不会倦。”旦增笑着看了看正在认真绘画的多次。
不仅仅是多次和旦增,唐卡的魅力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家住安徽的朱珺2003年随国家旅游局第一批援藏外语导游队伍来到拉萨,偶然接触到唐卡,立刻被唐卡的精美和丰富的内涵深深地吸引住了。
“一张释迦牟尼的唐卡,有2米长,1.2米高,完整地反映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长,再到修行成佛,最后涅槃的整个过程,整张唐卡布局合理,画布的任何一处都有内容、有意义,精美绝伦!”记者见到朱珺时,她正坐在凳子上用报纸包牛角,准备寄给老家的亲戚朋友。在2004年结束援藏任务之后,朱珺自己开了一家唐卡店,收购唐卡再出售。
据朱珺介绍,唐卡有1300多年历史,藏语意思是“卷起来”,最早的唐卡是用布或者牛皮作材料,方便游牧民供奉和僧人讲经。唐卡的主要颜料是各种天然的矿石粉,以及藏红花等植物颜料,描金、铺金则全部使用金箔磨成的颜料。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唐卡能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岁月仍然色泽鲜艳。
“唐卡虽然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愿望是收集更多精美的唐卡,到世界各地进行展出,让更多的人喜欢唐卡,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和西藏的文化。”
朱珺的弟弟朱勇2006年也来到拉萨,帮姐姐收集整理有关唐卡的信息,因为很多介绍唐卡的资料并不完善,朱勇向记者展示了他自己整理的唐卡知识汇编,其中不仅包含了唐卡的各方面知识,而且还是中英双语的,方便外国游客查阅。
朱勇将新到的唐卡挂在墙上,再用相机一张张地拍下来。“我们有些客户买了一张唐卡后非常喜欢,想再买,但又不方便来西藏,我们把新到的唐卡拍成照片寄给他们,方便他们选择。”
唐卡在整体上不同于国画的写意,也不同于油画的写实,其技法不仅有白描和工笔,还集中了各种艺术立意和创作技法,包含了藏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审美取向。唐卡的内容多反映宗教题材,但它的材料、风格无不反映西藏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朱勇说,“唐卡从产生到现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断吸收各种艺术的技法,不断融合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元素,将它们融入到藏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最终形成了西藏艺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