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不仅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保护、建设生态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从国际上看,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国内看,成就有目共睹,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把节约和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快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要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要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要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要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抓好中幼林抚育和低效低产林改造,建立一批高标准经营的生态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能源林、碳汇林、水源涵养林、木本粮油林、竹林、平原森林的经营示范点,充分发挥各林种的巨大潜力,大幅度提升各林种的功能和效益,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状况。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要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要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要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要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同时,还要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场。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还需要努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要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树立生态道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要切实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在有代表性的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荒漠,建设一批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标本馆,命名一批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更多更好的场所和条件。要充分发掘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的活力与影响力。要通过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