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化内容 明确指标
贵州遵义:“四在农家”绘新图
本报记者 张剑鸣

  从贵阳出发,车行一小时便进入遵义市,山水田园间,一幢幢独具黔北风情的农家小楼扑入眼帘,粉墙黛瓦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犹如一幅彩墨画,顿时令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

  这样的景色,在贵州遵义市所辖15个县(市、区)、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而使黔北山乡发生深远巨变的,是一场在遵义市农村广泛深入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余庆县是遵义“四在农家”的发源地。8年前,该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小腮镇哨溪村大屯村民组的农民大规模地种植红金橘增收致富后,便自发硬化庭院和村内连户路,家家改水、改灶、改厕,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很大变化。邻近各村民小组争相效仿,掀起了整治村容村貌高潮。

  余庆是贵州北部山区典型的农业县,县委、县政府从农民自发的实践中不仅看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更看到了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美好愿望。于是,余庆县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两村经验进行总结,将其做法概括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经验,并在全县选点示范。

  5年前,遵义市在对余庆的经验进行总结时,把“四在农家”进一步概括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四在农家”的每一项内容都有明确的指标可供考核验收,比如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找到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户户有宽敞整洁的住房,有卫生厨房和厕所,有家具和电器,掌握农业实用技术,养成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等。

  在全面总结余庆经验的基础上,遵义市委通过调研、总结、提炼,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力争2010年全市80%的农民受益的创建目标。由此开始,遵义市委、市政府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从试点、示范阶段转入连片创建、整体推进阶段,目前,创建活动已在全市农村广泛深入开展,使黔北山乡出现巨大变化。

以“富”为核心,打牢发展基础

  赤水市大同村有着漫山遍野的翠竹。过去因为不通公路,山里的竹子和农产品运不出去,农民守着资源过穷日子。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5公里的山村公路修通了,如今外来商家开车到家门口收购,柑橘和竹产业每年为每户农民增收千元以上。湄潭县核桃坝村在创建活动中通过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基地,人均拥有茶园2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部分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

  在创建过程中,遵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按照“东茶西竹南药北菜中辣椒”的区域布局,强力推进“六个一百”工程,即竹、茶、药、蔬菜(辣椒)各百万亩,建沼气池百万口、畜牧产值百亿元。

  为此,遵义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西部茶海富了农家、美了山乡;赤水河“三百里竹廊”成了生态画廊、绿色银行;药材基地造福了百姓、支撑了产业;规模养殖保障了餐桌、成就了生态畜牧大市;小辣椒红透黔北大地、做出了品牌;蔬菜产业快速发展、鼓起了农民腰包;沼气循环利用清洁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新亮点;上百万农民外出务工拓宽了增收渠道、培养了新型农民。

  去年,遵义全市生产总值655亿元,财政总收入102亿元,粮食总产量342万吨,畜牧业总产值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而创建点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要高400元,达到3700元。

以“学”为根本,培养新型农民

  遵义市在创建活动中针对“学”的问题,首先坚持广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2至3门农业适用技术和1种以上非农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发展能力、增收致富本领。

  红花岗区巷口镇沙坪村老支书冉崇秋告诉记者,从2004年开始创建“四在农家”以来,沙坪村党总支规定,党员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每人至少要掌握一至两门农业技术,试验成功后再在村里推广,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同时要求从能人、示范户、专业户中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

  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来,遵义市共举办各类培训27766场次,培训农民84万余人次。“庭院学校教技术,利用技术增收入”,图书室内、院坝当中、田间地头都是农民培训的课堂,一大批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此外,为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遵义市按照“建得起、管得好、愿意学、用得上”的原则,整合“万村书库”、“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等项目,在每个村建一个便民图书室,组织开展“读书用书科技示范户评选”等活动,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读书用书的积极性。

  同时,遵义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大力实施“电视进万家”、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讯进村进户等惠民工程,搭建起更多更便捷的学习平台,让农民群众多渠道、多层次、持久性地开展学习,提高素质,获取信息和技术。

以“乐”为动力,提高幸福指数

  记者在红花岗区勤乐村采访时,看到村民活动中心的外墙上写着:“黔山秀水展佳景,万户千家乐融融”,这正是“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开展后农村面貌的生动写照。

  遵义市长期坚持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并积极组建农民文化宣传队伍,深入挖掘农村花灯、傩戏等民间艺术,着力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全市常年活跃在农村的各种文艺宣传队伍近千支,每年为群众演出上万场次。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弹自唱,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开展了惠农政策、法律知识、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

  此外,许多创建点还修建了运动场地,健身器材安到了农家小院,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农民运动会陆续举办。农民群众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素质。

  其次,借助创建活动之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目前,全市有544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24%,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重病不出县,有病及时上医院”,用最少的钱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了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4.5万户近33万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

以“美”为目标,构建和谐家园

  遵义市开展“四在农家”活动,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农村,既讲究环境美,更追求心灵美。

  在环境美方面,遵义市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乡乡通油路,94%的行政村通公路;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1300多个村用上自来水和清洁卫生饮用水;基本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新建沼气池36万多口,农村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实施多年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等造林绿化措施显现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通信事业发展快速,通讯网络覆盖90%以上的村,促进了农村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聚集。

  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极大改善,是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最为显著的成效。全市多年坚持强化村庄规划整治,按照依山顺势、聚散相宜的原则建设和改造民居,使新建和改造的近40000栋黔北新民居成为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的亮丽风景,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基础。

  在心灵美方面,“四在农家”创建点广泛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在遵义农村,“文明村镇”、“平安村寨”星罗棋布,“五好家庭户”、“和谐家庭户”、“科技示范户”比比皆是,各村各寨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催生了文明乡风,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