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海南:春风送暖惠农家
本报记者 何 伟 实习生 李 冰

  近年来,海南省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创建原则,把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效十分显著。 

琼中:

文明生态村带动经济发展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建设生态文明村过程中帮扶农民走上致富路,村民们在小额贷款的扶持下,涌现出一批专业合作社,使当地的文明生态村不仅生态优良、村风文明,经济更是欣欣向荣。

  琼中县什运乡番道村既是文明生态村,又是全县有名的山鸡养殖专业村。全村有22家农户申请农村小额贷款,用于饲养七彩山鸡。目前全村共饲养山鸡10000多只,每只山鸡的纯利润为10元,每年可饲养3批,计算下来,全村饲养七彩山鸡的年纯收入可达30多万元。

  既要文明生态,又要经济发展,这是琼中县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指导思想。在建设过程中,琼中县结合各个村庄的具体条件,宜栽则栽、宜养则养、宜耕则耕,同时积极帮助村民想门路、找资金。2007年3月,琼中成立了金融合作办公室,专门负责小额贷款的工作,“特色经济+小额信贷+政府引导”三位一体的小额贷款创新模式走进了文明生态村,提高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如今在文明生态村中早已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如梁飞仔村的育苗专业合作社,林田村的养蚕专业合作社等,文明生态村伴着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三亚:

一镇一景点 一村一特色

  三亚将乡村游的概念引入到新农村创建工作中,着力建设了凤凰镇槟榔村、天涯镇文门村等一批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文明生态村示范点。

  田独镇岭仔村被确立为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后,村民们实现了家家有兰花园的目标,以兰花种植、观赏为基础的乡村游渐渐吸引了大批游客。自2006年起,三亚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以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当年就确立了33个文明生态村创建示范点。  

  经过几年的创建,三亚的新农村形成了以打造5A级热带黎家风情乡村旅游景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示范基地为目标的凤凰镇槟榔片区、以农家乐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天涯镇文门片区和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探险游为特色的育才镇马亮片区—青法片区等3个文明生态村连片创建区。

  三亚市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以连片为主,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发展设施农业,做到“一镇一景点,一村一特色”,逐步将工作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管理上,确保创建一个,成功一个,管好一个,确保农民长久受益。

临高:

 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

  长期以来,临高县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较慢,投入资金有限,农村基础条件相对落后。临高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入手,以激发群众创建的内在潜力为突破口,在较短时间里打开了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临高县临城镇林银文明生态村位于临高著名的旅游胜地临高角腹地,在整体搬迁时他们对民居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县文明办的大力扶持下,林银村村民投工投劳,半年时间就修好了村里的几条路。平坦干净的水泥路,把全村居住、休闲、文化等功能区域划分得十分明确。现在,林银村已经成为临高县文明生态创建示范村。东英镇的头洋村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海防林公园,并发展出了相关的农家小产业,如赶海渔家乐、海防林养鸡等正成为头洋村民们的致富新门路。

  临高县文明办在引导村民创建文明生态村时实行“三步走”模式,首先从群众最想改变、最需要改变的地方入手,激发群众热情,改善生活环境;其次是在群众自建的基础上,政府、社会多方帮扶,投入资金建设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基础设施;第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措施,巩固创建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