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o

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

刘雅芳 张元钊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如何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通过金融手段振兴乡村,值得研究。

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三农”关键领域融资难点,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乡村全面振兴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宽,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不过,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受限于农业生产自身的一些特性,农村金融需求主体难以提供有效的担保,农民抗风险能力不强,且供求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问题,造成金融机构未能较好掌握农户具体状况。此外,我国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金融服务不平衡、科技应用不足等问题。新征程上,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将公共资金、金融投资、社会资本吸引到乡村全面振兴中来。

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重点支持粮食生产、乡村特色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领域。以更加灵活高效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全面振兴,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引导农业产业化基金、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等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支持力度。健全乡村全面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资源、机制、科技等优势,扩大乡村金融业务规模、深化服务内涵,增加对乡村全面振兴各领域的信贷投入。

推动社会资本参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支持制度保障。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引导信贷、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拓宽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市场化、专业化优势,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全面振兴基金,引导更多社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2025-03-24 刘雅芳 张元钊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11145.html 1 <p> 引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