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四方联动 五链融合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利用全国百强县的区位优势,立足服务县域经济,深化政校行企聚力合作、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科产教城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教育链“五链”融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产业 建设区域亟需新专业

学校以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积极适应山东省东营市传统优势产业,专业设置涵盖区域经济石油化工、机械加工制造等主导产业,形成了适应“黄蓝”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格局。

聚焦产业链重点建设特色优势专业、全力打造“金专”品牌和特色专业群。依托产业建设专业,把专业建在产业上,形成了以现代化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优势特色,包括现代商贸服务、文化旅游、建筑和新能源汽车的7大专业集群。其中,现代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化工专业群获评省级品牌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省级评估。目前,专业总数调整至41个,对口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五链融合 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

学校坚持“依托企业,服务企业”,推动“五链”深度融接,构建“政府+学校+平台”共建合作模式,打造产教融合、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聚焦广饶县高端石化等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立项山东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牵头成立山东省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成立全国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建成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协同推进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培训、技术研发服务、成果转化应用;牵头成立广饶县产教融合促进会,吸纳县直部门16个、直属商会7家、地方骨干企业40余家,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6个、专业26个、实训基地118个,开展学徒制、订单培养86家,带动4000余万元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转化落地双动力智能硫化机、基于大数据的电厂节能优化系统等一批成果,企业技术服务、培训及专利转化到账5000余万元;入选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2门、入选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个;助力3家企业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被评为“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进入前100强;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进入全国前30%,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方联动 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学校贯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持续推进三教改革。建立校企高效协同、专业产业深度对接、教学生产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形成校企联盟、一体育人、学训交替、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全面实施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课堂与岗位“四个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先后分阶段启动项目化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动课堂革新、百门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提质增效。瞄准行业领先水平,聘请全国行业企业知名技师、省级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面对面传授实践技能,形成“学校教师+企业师傅”“课堂理论+实践经验”的特色教学模式,实现企业岗位与学生就业无缝衔接。聚焦专业建设、教学成果、教学能力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寻求突破。现有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级精品课程16门,教师在山东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15项、学生在重大赛事获奖154项。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安全资源库,获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市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获批省级教科研课题26项、教改项目11项、教学成果7项,标志性成果实现新突破。

学校还与政府、企业合作,设立产业学院或工作室教学点,建立“三进、三转、六共”育人机制,打造“一学院多平台”培训格局。先后建成巾帼学院、农民合作社学院、乐安工匠学院等职业培训特色学院。电商培训学院探索“学校+基地+企业+农特”电商支农帮扶发展模式,吸引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实现销售收入2100余万元,间接带动6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乐安工匠学院“生产—研发—管理”全流程教育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3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5万余人次,技术服务、培训及专利转化到账6000余万元,助力培养齐鲁大工匠1名、齐鲁工匠1名、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名、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9名。

(李冬立 刘乃瑞 成晓琦)

·广告

2024-11-29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305113.html 1 <p> 四方联动 五链融合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