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团队协同 锻造良匠之师
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而建设一支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切实加强教师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将职业教育改革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自2021年获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以来,充分发挥优势,围绕多元协同、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研究实践、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办出特色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爱“三农”、乐奉献、懂管理、擅经营、精分析、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
聚焦能力提升 夯实团队建设基石
优化路径,打造高水平团队。学院为团队教师提供先进完备的学习培训、业务实践、项目研发与技术攻关环境条件。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制定了团队教师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举措与评价考核标准,构建了团队教师能力发展闭环,分类分层开展教师培训、企业实践,建成了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学创新团队。
实施“头雁引领计划”和“数智升级计划”。线上线下结合,通过专项培训、校企双向实践锻炼、基地轮训、合作项目研发、合作技术攻关、结对互学、名师引导等途径,多措并举,推动团队教师的数智思维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及标准开发应用能力、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实习实训指导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持续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产业与教学“血脉”相通
团队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学院牵头的产学研党建联盟、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与农民合作社联盟,先后联合用友、新道、浪潮等数智化运营技术领域知名企业、实习就业单位、区域内涉农经济组织成立了经济贸易办学联盟,建立了新道数智农商等3个产业学院,打造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办学共同体。分工协作定方向、定标准、定方案、管落实、抓质量,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机制,获评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培育单位1个。
面向全国组建研制团队、开展调研论证,形成调研报告,主持研制了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旧版专业国标;主持研制了中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高职专科现代农业经济管理、高职本科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新版专业国标。提出了“立德树人、对接产业、多元协同、标准引领、产教融合、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思路,确立了“行业面向—就业单位—职业面向—应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团队—质量管控”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逻辑与路径,成为农职专业提质升级的基础规范。
融入区域内农业农村真实项目、经营业务、经营管理难题困难,汇聚合作企业的经营项目,打造项目库进课堂、入基地,利用农经资源库数字化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协同、五段培养。线上线下结合、校内外结合,开展教学式运营与运营式教学,工学结合、学商相融、服创一体、层级递进、渐进提升,扎实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素养,获省级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个。
坚守责任担当 提升团队服务“三农”能力
团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为“三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创新基于国家农业经济数智化运营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服务牵动模式,整合区域内农业农村真实项目、经营业务、难题困难搭建项目库进基地,校企师生合作开展业务攻关、技术培训、管理咨询、代理经营,提升了师生服务“三农”能力,助推区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升级、管理创新。
此外,为更好地培养农业人才,学校建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智慧运营国家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获农业经济数智化运营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立项。与新道、浪潮等名企合作,配置数智化软硬件设备设施,构建了覆盖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核心运营业务场景与实训项目体系,实现“产教学训研服创”一体,满足了人才育训与社会服务需要。
持续发光发热 锻造“良匠之师”
春天有花,夏天有果,秋日收获。时节更替,岁月匆匆,团队教师持续发光发热,温暖了一颗颗心、照亮了一程程路。
团队与专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团队教师获各类奖励51项,获评省级名师1人、全国职教行指委委员1人;团队成员主持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辐射带动校内财经商贸类等专业协同发展,报关与国际货运获评国家骨干专业、财务管理获评省重点专业;助力学院获评国家示范校、国家优质校、中特高A档专业群、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省级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等。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获“互联网+”、挑战杯国赛银奖等大赛奖项合计30项。留省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潮流,留在家乡,成为带领乡亲致富人才。校地共建,助力黑龙江省甘南等5县获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聂洪臣 张立华 侯林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