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出海”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于近日上线,相关话题在全球各大热搜榜单上霸屏,首批体验的海内外玩家纷纷给出高度评价。
“曾在美国西部当过牛仔,在海拉鲁飞过伞,在墨西哥开过车……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家乡,做自己的英雄了。”其中一位玩家的评论收获了大量点赞。该条评论中提到的不同场景分别来自《荒野大镖客》《塞尔达传说》《地平线5》等热门3A游戏,如今《黑神话:悟空》让3A游戏终于来到了国产场景。
精美绝伦的东方美学世界和精彩纷呈的中国神话故事,不仅触动了国内玩家的DNA,还点燃了世界各地玩家探索中国文化的热情。可以说,好比孙悟空大喝一声,“吃俺老孙一棒”,打通了中国文化又一个“出海口”。
所谓3A游戏,特指那些投入了大量成本(A lot of money)、大量时间(A lot of time)和大量资源(A lot of resources)的游戏。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影响力等多项指标来看,3A均可被视作全球游戏产业中的黄金标杆。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游戏市场之一。近年来,国内游戏企业出海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主要以网游和手游为主,在3A单机游戏领域几乎是空白。这一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法国等国的游戏公司占据。《黑神话:悟空》的正式上线,填补了国内游戏产业这块重要“拼图”,在Steam、Epic等平台引起了强烈反响。
根据Valve公布的Steam平台销量榜,截至8月20日,《黑神话:悟空》位列Steam全球周销量冠军,并在美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和地区“霸榜”。8月23日晚,该款游戏开发公司游戏科学表示,该游戏上线4天销量超1000万份,全平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300万人。
这款游戏何以取得如此超过预期的关注和成绩?
尖端游戏技术与先进计算设备为其提供了强力的支撑。《黑神话:悟空》采用了全球领先的“虚幻5”开发引擎,在画面表现、动作设计、打击感等方面均达到国际3A游戏大制作水平。无论是游戏NPC(Non-Player Character,即“非玩家控制角色”)“虎先锋”在战斗中飞扬的毛发,还是对游戏场景中阳光透过树林的微光、火光照亮岩洞的炽热感等细腻的处理,都进一步增强了玩家的沉浸感。
游戏扎实的动作系统也赢得了全球玩家的广泛好评。每个Boss都拥有独特的攻击模式,而主角的三套“棍势”系统和多样的变身与法术切换则使战斗操作流畅自然,带给玩家行云流水般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3A游戏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往往还融合了其文化艺术追求。当游戏产品质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合格”标准时,产品内核就成了比拼的关键。典型的例子包括,波兰将传统文化中关于“猎魔人”的传说制作成系列游戏、美国通过《荒野大镖客》系列宣扬美国西部文化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主打中国传统文化的《黑神话:悟空》,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蓝本,天然具备了大IP的全部特征。可以说,“悟空”出道的石破天惊既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具象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中心展示自我的最好方式。
8月20日上线当天,Steam好评如潮,好评率高达96%。众多外国网友对游戏中的孙悟空产生了强烈兴趣,纷纷打听这只猴子的身世。不少国外发烧友通过各种途径“求《西游记》电视剧英文字幕版资源”,“情况紧急!兄弟们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让我快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
为了帮助国外玩家化解这“八十一难”中的“第一难”——快速读完一本100回的古典名著,热心的中国网友们给出了多种多样的速成法。有人推荐了带插画的超级精简版《西游记》,只要30分钟就能大致了解西游记的整个故事。一个正经搞西游记研究的国外学术网站也掺了一脚,搞了个177页的文档,细数《西游记》全部100回当中孙悟空所有魔法能力和技能。
第一批紧急补完课的外国同学已交了作业:“我完全懂了!《西游记》讲的是一只猴,领到了长达十多年的护卫任务。而他保卫的人,是你能想象到最‘墨迹’的、偶尔还会折磨你一下的NPC。”另有网友补充道:“别忘了!他还有个‘猪队友’!”
除了游戏背景和人物角色之外,游戏中的场景搭建也处处体现出中国特色。游戏不仅融合了大量陕北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而且对天津蓟州区独乐寺、山西晋城玉皇庙、山西朔州崇福寺、重庆大足石刻、云南大理崇圣寺、贵州江口承恩寺等全国多处名胜古迹进行了“一比一”还原。大到建筑、小到器物,甚至一尊彩塑均可以找到其历史出处,彰显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这种来自历史的文化之美甚至唤起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共鸣,不少海外网友表示,“要再来一次‘China Travel(中国游)’,专门打卡游戏取景地”。
事实上,《黑神话:悟空》并不是近年来第一个“出圈”的中国文化产品。科幻小说《三体》一举摘下雨果奖;Netflix(奈飞)等流媒体平台纷纷开发中国剧集;电影《流浪地球2》实现中国内地和北美地区同步上映;中国微短剧也以“爽点密集、反转不停”在海外市场“杀疯了”。
这些成功的出海作品往往既有“中国风”,又有“国际范”,在厚植中华文化的同时,又吸纳了多元文化,还有高科技赋能的“硬实力”,真正与全球用户形成了情感共鸣,达成了文化认同。正如“悟空”,从早期的话本到后来的小说,从1961年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到1986年的电视剧《西游记》,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齐天大圣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回忆。伴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这一经典文化符号也在不断迭代。从这个意义上讲,《黑神话:悟空》火爆出圈,是偶然,更是必然。
当前,中国文化“出海”已迈出了不凡的一步又一步,但相较于已经于此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叙事体系的搭建、传播渠道的更新、高新技术的迭代以及相关人才的储备,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正如《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所言,“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漫长远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悟空这一棒,打通了一条路,引来无数“取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