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地质灾害预警数智升级

本报记者 纪文慧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多年不遇、突破极值的强降雨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防范面临更大挑战。多轮极端天气下,各类监测预警技术如何快速响应、抢出更多避险时间备受关注。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2024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以及6月以来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据初步统计,今年入汛以来,自然资源部共成功预警预报地质灾害253起。

“灾害预警好比信号枪,安装在隐患点上的监测预警设备则是实实在在紧盯地质灾害风险的‘眼睛’。”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室主任张鸣之告诉记者,我国地质环境复杂,目前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27万余处。现实中,群测群防员很难做到24小时实时在岗,特别是有些山高坡陡的高位灾害处人力难以到达,需从此前以“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转变。

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有5万多处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全天候不间断产生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并自动接入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报等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快速汇聚、重大灾情研判、快速响应,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支撑。与传统专业自动化监测设备相比,新设备集成度、智能化与工程化水平更高,运行功耗和设备成本均降低50%以上;在复杂环境下,运行可靠性明显提高。

张鸣之介绍,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危害严重,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时空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性强等特点。一方面,要借助空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进行隐患识别、专业监测与风险预警,构建地质安全监测网。另一方面,则是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现实工程应用。

在地质灾害防范中,借助技术手段提早发现隐患是重要前提。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告诉记者,在“最初一公里”环节,围绕破解地质灾害隐患提前发现难题,提出了应用高分辨率遥感、星载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以及航空/无人机遥感、LiDAR等精细地形测量手段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总体技术思路。此项技术可将具备显著变形破坏特征且存在致灾风险的确定为疑似隐患,并向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其发育的位置、类型、变形范围、变形强度以及初步的风险等级。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全国共识别疑似地质灾害隐患35890处,完成现场核查15281处,确认为隐患点的有7979处,总体识别正确率超过50%;在核查确认的隐患中,新增隐患4283处,占比53.6%。

“对比发现,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滑坡特征明显且地表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的省份识别效果较好,正确率可达60%以上,而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滑坡特征不显著的地区,如重庆等地区的正确率为30%左右。”葛大庆表示,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的精准度和覆盖度,强化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需要指出的是,预警预报信息发出后,应如何落地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手段?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应急协调室副主任齐干表示,在自动化监测预警方面,监测信息转化为有效的减灾手段的核心体现在预警闭环管理与叫应机制。首先要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强调闭环管理,包括监测数据处理、预警模型配置、预警信息精准发布,特别是事后复盘分析,目标是持续优化预警模型,提升预警信息精准度。

预警信息与群测群防体系深度融合是重要环节。齐干表示,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是前提,叫应叫动是关键。叫应叫动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信息送得出、收得到、快响应。

2024-08-15 本报记者 纪文慧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9413.html 1 <p> 地质灾害预警数智升级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