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增效益

本报记者 吴陆牧

天刚亮,重庆市垫江县砚台镇顺昌村村民谭书果就赶到稻田里,查看水稻长势。去年,顺昌村3000多亩土地被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后,他流转了400多亩土地,轮作水稻和油菜,同时采用插秧机插秧。

“以前的撂荒地、坡地,如今变成了良田。用上小农机后,不仅耕种时间缩短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不少。”谭书果说。

“过去受丘陵地形限制,土地零散,农机使用不方便,农业发展效益不高。”砚台镇副镇长王章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通过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坡地变平地,小田变大田,解决了丘陵山区农机“下田难”“作业难”问题。如今,依托近2.4万亩高标准农田,砚台镇构建起多品种、规模化、精品化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砚台镇采用跨村联建方式,组织全镇16个村和社区,按地缘相邻、产业相联、资源相融原则,抱团成立强村公司等跨村产业联合体,将资金、资源、资产有效整合,持续破解各村和社区发展产业“单打独斗”效率低的问题,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聚焦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砚台镇引入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砚台镇引入重庆秋实金粮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在大佛村规模化、机械化种植3000多亩高粱。该公司生产部部长王小兵告诉记者,基地年产高粱200万斤以上,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实现增收。

为应对规模种植后找工难问题,砚台镇采取“村集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地域相邻的6个村和社区联合成立重庆聚之旺农业服务公司,培育专业农机手28名,为种植户提供机械耕作社会化服务,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截至目前,重庆聚之旺农业服务公司已为300多户种植户提供服务,累计服务面积2万多亩,亩均增效超100元。

2024-08-12 本报记者 吴陆牧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9227.html 1 <p> 高标准农田增效益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