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建好自然保护地

王 东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发布的调查成果显示,神农架金丝猴种群和数量稳步增加,现已达11个种群、1618只,栖息地面积扩大至401平方公里,标志着神农架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成就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从功能上看,其具有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教育体验以及游憩休闲功能;从类型上看,可将其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类;从管理上看,其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

近年来,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文件的陆续出台和落地实施,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数据显示,我国已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范围涉及青海、四川等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余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74%,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更好保护。未来,应多维度发力,不断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建好国家公园,实现优化整合。强化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健全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实行统一事权、分级管理,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协同管理机制。增强国家公园建设的科技支撑,探索建设国家公园数据银行和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应用感知系统,推动监测自动化、信息集成化、成果可视化、管理智能化。以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着眼于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加快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地范围与区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是有效解决自然保护地建设多头管理、边界不清问题的有力抓手,是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应进一步理顺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完善分级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针对当前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配套不足的问题,应加快立法进程,特别是推动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地法等法律的制定出台,并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各项规定之间协调一致、相互衔接。抓紧制定和完善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相关的政策措施,如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政策、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全民共治共享政策等,为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024-08-10 王 东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9126.html 1 <p> 齐抓共管建好自然保护地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