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半场”空间有多大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的过程,对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意义重大。城镇化“下半场”,将是一个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下半场。城镇化仍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前行的重要动力源。

近期,有海外媒体称“中国城镇化引擎正在熄火”,他们的主要依据是,近3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仅为0.76个百分点,而此前20年这一数字年均保持在1.4个百分点。

单纯从数字上看,城镇化的速度确实放缓了。如果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我国城镇化进程历经40多年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6.16%,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如对照城镇化国际指标看,当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下半场”,但较城镇化初期,现在的对比基数变大了,体现到城镇化增速上自然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城镇化已失去动力,恰恰相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上,我们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最新的国情数据可以支撑上述判断。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有4.77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有1.69亿,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22.8%,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非农部门的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农民进城就业愿望仍然迫切,城镇化率提升还有较大内生动力。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指出,经过5年努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66.16%到70%,虽不足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城镇化年均增速计算,实现这一预期目标难度并不是很大,但也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办到的。

继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仍有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尚未在城镇落户。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须统筹推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最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改善民生,还能在扩大消费、稳定市场、加大城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等方面,释放内需潜力。

完善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是增强城市群、中心城市等区域经济与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支撑。过去,城镇化的“上半场”主要依靠大城市推动;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来接续,有必要通过人口与经济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离不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据测算,即便我国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仍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意味着,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需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是释放巨大内需潜力的过程,对于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良性循环意义重大。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约可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拉动约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可以肯定的是,城镇化“下半场”,将是一个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下半场。未来,城镇化仍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前行的重要动力源。

2024-08-10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9123.html 1 <p> 城镇化“下半场”空间有多大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