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不能“各唱各的调”
从健康到口感,净水机消费人群如今有了更全面的需求。近日,净水行业鲜活水标准立项启动,有望让行业提高标准有据可依,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为啥强调标准?因为很少有家电产品像净水机这样“各唱各的调”,采用不同技术和芯材,让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从选购到使用都充满困惑。是否牌子越响、价格越贵就越好?是否外观越漂亮越好?是否售后越主动越好?如果只听商家宣传,消费者往往容易踩“坑”。
先说品牌。网上能搜索出的“净水机排名”版本繁多,但并非来自权威机构测评。净水机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国产品牌技术也相对成熟。除了滤芯材料(反渗透膜、椰壳活性炭)部分进口外,其他已实现国产化。即使价格“高端”的洋品牌,也有不少产品是国内代工。贴牌制造在净水机行业比较普遍,故此,看“芯”比看“牌”更重要。
有些消费者属于“外貌协会”成员,选购净水机偏好颜值。厂商往往在外观设计上下功夫,净水机趋向美观、小巧。如新款净水机普遍比老款“瘦身”有型,有的把储水箱放进机身内,还有的把多根滤芯组合在一起,做成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密度大,但所用滤料少,更换期限较短,且买不到通配版,消费者后续还要花钱换原厂滤芯。看似厂家售后服务主动热情,其实所换滤芯价格不菲,几次换芯费用就抵得上整机价格。滤芯是易耗品,购买净水器之前必须算算经济账,千万不能忽视其年均使用成本。相关部门还须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强化标准引领,争取让消费者“省芯更省心”。
夸大美容、养生、治病功效也是一个“坑”。净水机的主要功能是做减法——过滤水中的杂质,使水中含有的物质只减少不增加。但达到工业纯水级别的净化,往往会滤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因而不必盲从商家的夸大宣传。净水机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个指标容易被忽略——净水产水率。达到直饮水平的净水机,一般在出净水的同时产生废水(又称浓水)。如进入净水机一杯自来水,会产生半杯净水,同时排掉半杯浓水,净水产水率就是50%。净水比值越高,越节约环保。为促进水资源节约,修订后的《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中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净水产水率小于35%的反渗透净水机。可考虑到减少废水势必增加反渗透膜的损耗,现实中许多厂商并未严格执行此项规定。企业还需加强科技创新力度,从技术上解决出水快、水质好与勤换芯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