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县推动橡塑产业提质升级——

橡塑管穿上“创新衣”

本报记者 王胜强

左图 景县泽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漂浮输油软管。

高 雷摄

机器飞速运转,一根根白色的胶管内芯筒在旋转间披上“增强衣”,穿上“黑夹克”,变成盘绕式增强复合连续管。这是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河北宇通特种胶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场景。“这种盘绕式增强复合连续管生产技术由公司与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天津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完成,能有效提升胶管的抗压性和柔韧性。”公司总经理赵聪说,目前公司拥有国家专利产品10个,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2项,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橡塑产业是景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初期主要经营胶管翻新、生产密封件等,2007年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景州)橡塑管业基地”,2023年景县橡塑管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该县目前拥有橡塑生产企业2000余家,产品涵盖橡塑管、密封件、工程橡胶、尼龙制品等17大类共上千个品种,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矿山、汽车、冶金等诸多领域。

景县橡塑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自主研发能力弱等问题,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景县坚持创新驱动。“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做大做强橡塑制品产业实施意见,设立6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橡塑企业上项目、谋研发、搞创新、促转型、创品牌,推动橡塑制品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景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平说。

在景县泽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车间内,一条长10米、外径约2米的海洋漂浮油管正在进行拉伸、扭转等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将被运往巴西,用于海油开采。“海洋环境复杂,油气输送一直是制约海洋石油发展的难题。公司投入上千万元科研经费,用了8年时间,历经数百次试验,产品最终通过600毫米海洋漂浮输油软管爆破试验,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并且具有交货期短、价格较低、维修方便等优点,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泽邦公司总经理李忠利说。

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铭剑介绍,景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在充分了解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博士后集聚赋能行动”,推动企业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工作室,引导高精尖人才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先后引进高端专业人才20余名。

景县科学技术局局长高来升说,景县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搭平台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级橡塑产品检测中心和省级研发中心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对科技型企业认定、新增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建、科技人才引育等进行奖补,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全县共有98家企业与国内4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成立企业研发中心64家。

截至目前,景县橡塑行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27家,拥有规模以上橡塑企业81家,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项,累计有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胶管十强企业”,全县液压增强软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年产各类胶管6亿多标米,产量占全国15%以上。2023年景县橡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94.8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达到90.5亿元。

“接下来,我县将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强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三大平台,鼓励引导橡塑企业增投入、上项目、谋创新、塑品牌,有效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橡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景县县委书记李景辉说。

2024-06-16 本报记者 王胜强

河北景县推动橡塑产业提质升级——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6190.html 1 <p> 橡塑管穿上“创新衣”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