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近日投入运营,这两条新开的城际铁路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一条呈东西走向、全长25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这条大动脉是大湾区最长的城际铁路,自东向西连接起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将有力促进大湾区各类要素高效流动。

当前,香港与内地的人员往来更加密切。据统计,2023年深港口岸累计超1.6亿人次出入境,日均超40万人次,日最高峰突破80万人次。香港与内地现有三大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分别是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和深圳湾大桥,经常处于饱和运行状态。香港有两个跨境铁路项目正在规划中,一个是西部铁路,连接香港洪水桥至深圳前海,一个是北环线支线,连接北部都会区与深圳皇岗口岸,但北环线预计到2034年竣工,西部铁路还没有明确时间表。“最长城际铁路”对香港的启示就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紧密融入大湾区。

贯穿5个城市的“最长城际铁路”全线设39座车站,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运营模式,平均行车间隔为26分钟。在购票方面,城际铁路采用“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旅客可以使用全国交通一卡通、岭南通、羊城通、乘车码等多种方式进站乘车。香港也已经在探索跨境交通的公交化、地铁化,去年8月港铁公司与广铁集团商定推出“灵活行”,凡旅客持票面发到站为福田至香港西九龙站间的有效车票,在办理过一次改签或超过改签时效后,旅客仍可于票面乘车日期当日办理3次“灵活行”变更车次手续,停靠站点限于始发站和终点站。城际铁路的车次间隔、安检互认、便捷换乘、票型设计等为跨境高铁的便利化水平提升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湾区城际铁路沿途分布多个功能组团,比如重要交通枢纽广州南站、佛山顺德的工业基地、东莞松山湖的科学城,是一条经济线、创新线、人才线。香港正在大力引进重点企业和创新人才,规划北部都会区建设,同时也面临着以交通线路设计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课题。打开香港的地图能够看到,香港的道路设施集中于港岛和九龙半岛,新界区域的道路密度并不高。这与新界作为北部都会区所在地的区位是不匹配的。以北部都会区建设为契机实现城市金融、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香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预计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及在建里程将超4200公里,2035年达到5700公里。面对大湾区轨道建设的提速升级,香港必须迎头赶上才能巩固大湾区枢纽城市的地位,这个“赶上”不是里程的比拼,而是交通功能的高效对接和先进运行模式的跟进。

2024-06-03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546.html 1 <p> 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