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本报记者 王宝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表示,LPR是由代表性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采取市场化方式报价形成的利率,是各家金融机构在贷款定价中的参考利率基准。自2019年实施LPR改革以来,LPR报价利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年期LPR从2019年8月的4.25%下降到2024年5月的3.45%,下降了0.8个百分点,对于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在贷款方面,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3.75%,同比降0.22个百分点,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李广子表示,这一降幅与LPR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反映出贷款市场基准利率向市场微观企业主体的传导。融资成本是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成本的下降对于中小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企业直接融资保持合理规模。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在发债方面,畅通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增加。在票据方面,优化了票据业务功能,助力企业加快资金周转、缓解占款压力。今年一季度,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超过14.4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3.2%;办理贴现的中小微企业为16.9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的96.5%。

值得注意的是,为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通知》提出,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从数据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和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7.3%、20.3%、13.5%和10.7%,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今年上市银行一季报显示,商业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稳定的同时继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从贷款端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将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投放,并积极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经营负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释放低成本资金,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推动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银行业也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等,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目前来看,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难,仍然需要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除了用好政策支持工具外,可以结合中小微企业特点创新更多的信用类贷款产品,更多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无还本续贷等,也可以通过降低负债成本传导至资产端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2024-06-03 本报记者 王宝会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515.html 1 <p> 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