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 王春超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数字化技术可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以数字化技术促进农民工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线上招聘平台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信息对接更加便捷。目前,我国线上招聘平台迅速增多,线上平台创新为农民工提供了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直播带岗”在就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帮助农民工快速了解就业岗位、与用人单位在线沟通并及时匹配,有效打破时空的限制,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新的桥梁,也为就业公共服务带来了更多创新空间。二是技能培训数字化,提升培训效果,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便利性的技能培训服务。多个省份推出“农民工技能培训云平台”,整合了省域乃至全国优质技能培训资源,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线上技能培训课程。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为农民工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不少农民工成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平台主播等,实现了灵活就业和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农民工就业的效度、精度和广度。例如,人社部推出“春风行动”线上招聘平台并持续更新完善,同时推动线下招聘服务,汇聚大量劳动供需信息,帮助农民工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又如,广东等地推出“粤工惠”农民工服务平台,涵盖求职招聘、维权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帮扶、方言服务等多项功能。这些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农民工的求职成本和用人单位的搜寻成本,提高了就业搜寻匹配效率,为农民工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数字化在促进农民工就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项。比如,不少农民工由于缺乏数字素养、技能和必要的数字设备,难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相关的技能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对此,要从企业、产业、社会等多层面推进改革、综合发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改革举措。

在产业层面,加大对数字基础产业的投入,缩小数字鸿沟,确保农民工能充分享有数字化发展红利。健全产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内容的开发和更新,使其与数字时代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从业者发展良性互动。

在企业层面,深入推进企业线上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民工的数字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和其他合法权益。

在社会层面,政府、用人单位等各方主体要积极作为,把握农民工市民化需求大、家庭整体迁移趋势明显、代际间就业相关性强的特点,全方位引导和增强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就业的包容性。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4-06-01 □ 王春超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431.html 1 <p> 数字化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