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打通东西部联动引资堵点

徐东涛

我国外资管理体制的完善创新,加速了东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力度,外资利用结构不断优化,集聚规模效应不断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外资流入不断增多。

当前,东西部地区强化联动吸引外资,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适配,有利于加快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吸引外资工作。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施行的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的1400多个条目,东西部优势产业占1000多条。2023年1月份至1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多达48078家,同比增长36.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东西部联动吸引外资不断扩大,东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更趋协调,与外商投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内外部环境持续优化。

比如,近年来,成都市在东西部联动政策的支持下,外贸进出口增长多达2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外贸第一城”。2023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74.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22.9亿美元。又如,广州市与贵州省在联动吸引外资过程中,两地结合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电子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特色加工贸易基地,基地年产值达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达2000多个。

近年来,我国东西部联动吸引外资,不仅在规模上保持稳步增长,在利用结构上也实现了相当大程度的优化。自2014年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以来,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开始由全面核准制转向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2015年5月份通过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促进治理能力与经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此后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关于外资投入的限制产业与种类不断优化和缩小,提高了中西部地区联动吸引外资的水平和规模。由此可见,我国外资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加速了东西部吸引外资的力度,吸引外资手段由优惠政策转向投资便利化,外资利用结构不断优化,集聚规模效应不断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外资流入不断增多。

但也要看到,东西部地区在联动吸引外资上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吸引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有待提升,尚未统一解决数据跨境流通、平等参与和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同时,区域协同吸引外资的水平还有进步空间,外资招引保障要素薄弱。另外,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尚未健全,数据、资金、人员等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性仍需再度提升。对此,应多措并举,打通堵点,补上短板。

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健全数据跨区域流动,放宽科技创新领域的外资投入。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扩大市场准入,提升区域协同开放与吸引外资水平。根据不同地区优势,发挥外资利用的集群效用。中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优化提升外资经营环境,积极承接外贸产业转移和产品加工,打造优质产业园区,提高科技、文化、教育、物流、人才、能源等要素的配套与保障能力,增强区域外资引进能力。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外资引擎和模范作用,优化政策,不断吸引全球人才、科技和高端要素聚集,引导外资流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东部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高端化。二者协同并进,共同承接外资产业转移,落实税收支持政策。

优化东西部外商投资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健全高标准经贸协议,不断推进国际经贸准则试点工作,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强化外资服务保障制度,扩大外资在中西部地区投资产业中的目录与清单,在竞争中性、知识产权、劳动保障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同时,推动东西部地区协作共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平台,发挥外资存量优势,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

2024-06-01 徐东涛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426.html 1 <p> 打通东西部联动引资堵点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