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

石建勋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对提升发展效能效益、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原有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消耗高、污染重、效率低,围绕传统生产力构建的原有生产函数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更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绿色”鲜明特点就体现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一批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这些劳动者是绿色生产方式的践行者,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含“绿”量更高的劳动资料,其不仅包括数智化升级的高端精密仪器和智能设备,也包括低能耗、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硬件支持。就劳动对象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绿色科技持续迭代发展,不断丰富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宽生产新空间。劳动对象既包括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物质形态对象,也包括海量数据和信息技术等非物质形态对象。其中,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以及碳纳米材料、仿生材料、光电子材料等新材料,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能源和材料储量不足、不可再生、对环境破坏严重的缺点,降低环境负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新质生产力既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生动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发展绿色生产力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需要加快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加强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的监管,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

发展绿色生产力,还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重点攻克新污染物治理、环境修复、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高效节能降耗等相关技术。

发展绿色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将长远目标和现实条件有机结合,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之中,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制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4-05-28 石建勋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5227.html 1 <p> 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