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经验可分享
——访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
国际劳工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既是其创始成员国,也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双方合作互动日益加深。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
记者: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中国的新就业形态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深入分析了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权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及劳动形态不断升级,国际劳工组织如何让体面劳动对劳动者群体实现全覆盖?
李昌徽: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变化以及其他重大转型。其中,科技革命给我们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变化。
新型就业包括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平台经济就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无官方数据,但显而易见这类就业人员数量正在增长。平台经济对驱动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就业有着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带来新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平衡平台企业的灵活就业模式以及提供充分的劳动者权益保护。
基本上所有国家,无论其发达与否,都面临着这些新挑战。正因如此,国际劳工组织决定在2025年建立起一套用于保障平台经济劳动者“体面就业”的国际劳工标准。这一标准一旦通过,将提供全球性的参考,用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并确保就业灵活性,进而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促进共同繁荣和社会正义。
中国平台经济的活跃程度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另外,中国已经制定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以确保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得到妥善保护,解决了模糊用工合同状态下,有关权益受传统劳动法保护不足的问题。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有关标准的过程中,中国将有很多经验能够与其他成员国共享。
记者: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并且与国际劳工组织保持积极合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在中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李昌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劳工组织就与中国展开密切合作。支持中国建立健全劳动立法、创造更多更好就业、提高社会保障、加强职业安全和健康规章、为各行业劳动者提供参与社会对话的更多机会机制、提供劳动能力建设,以及共享国际经验。
我本人有幸自本世纪初就在华工作,见证了中国的伟大变革,见证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见证了中国创造更多更好就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一地一域的创新通过学习效应迅速向其他地区扩散并复制。当前,中国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有着很高的现代化水平,能够培养出合适的劳动力人才用于运营智能工厂。
另外,随着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发展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也正在相应调整,即从之前的经验输入净提供者变为经验输出的重要平台。
记者:中国当前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未来中国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治理体系势必会进一步完善。国际劳工组织作为同时与中国政府、雇主组织、工人组织三方保持密切关系的独特国际组织,在这一进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昌徽:国际劳工组织是历史最悠久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有着独特治理体系。各国政府代表、工人代表和雇主代表共同制定重要决定,以确保工人和雇主的立场得到体现。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经验显示,只有雇主和工人的诉求能够通过社会对话方式向政府传达,各方利益的优化和平衡才能够实现。在现代劳动市场中,各方之间有利益冲突是正常现象,中国有很多政治智慧能够准确把握矛盾的发展动态并妥善解决,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运行逻辑和任务目标高度一致。
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保持密切关系。我相信,以三方并举的方式开展劳动市场治理合作,能够更好帮助中国劳动治理体系既体现出劳工组织的基本价值和原则,也能充分发扬自身的组织优势,更好地实现全面现代化。
记者: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体现到国际劳动治理和国际劳工规则制定中去,进而促进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您对此有着怎样的期待?
李昌徽:联合国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每个成员国都有其自身的智慧和方案,在这些多边平台上以共识方式确定的共同价值和原则,是对各国立场的统一归纳,也是对人类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不仅是一个取得了突出发展成就的现代化国家,也是孕育了诸多智慧的文明古国。我对于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有着很多期待。中国既是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迫切希望看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协作,通过改善国际贸易体系并保障体面劳动,缩小不同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也是多边主义的捍卫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等新倡议让人备受鼓舞。
在劳工政策问题上,我认为中国能够通过南南合作和三边合作加强各国的体面劳动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还在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问题上有丰富经验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些都是中国能够作出的有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