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多地以壮大茶产业带动文旅融合
随着气温回暖,全国各地茶园绿意盎然。茶农们“抢鲜”采摘、炒制春茶、供应市场,多地围绕茶产业做好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大文章。
产业点绿成金
阳春三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高湖镇棠棣村乐丰茶园,迎来“明前茶”的最佳采摘期。
靖安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083万亩,年产量416吨,可带动农户就业2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春茶很娇贵,要一芽一叶地采,我和老伴一天能采12斤,大概能挣360元!”茶农吴祥清乐呵呵地说,今年春茶的价格比去年高出不少,采茶收入也水涨船高。
像吴祥清一样,棠棣村的许多村民靠着茶园有了稳定收入。棠棣村党支部书记范仁平介绍,该村茶园今年预计采茶青15000公斤,产值约200万元,可带动村民就地务工3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贵州是产茶大省,茶园面积常年稳定在700万亩以上,这里海拔高、纬度低,多云雾、寡日照的生态环境培育出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普安红”等一批有知名度的茶区域公用品牌。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平浪镇新龙村茶园里,茶农们正在采摘芽茶。“这段时间采摘的全是独芽,每斤茶青能卖120元。”新龙村村民韦贵云说。
新龙村党支部书记冷继添告诉记者,该村目前可采茶园约220亩,随着种植管护技术的改善,茶叶长势越来越好,茶农管护采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村里目前已经接到不少订单,预计今年每亩茶园能为茶农增收3000元左右。”
据统计,黔南州目前的茶叶从业人员达42.66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0.74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75万元。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州稳定性最高、带动能力最强、参与人数最多的农业产业。
科技提质增效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梅水乡园村郁郁葱葱的智慧茶园里,一根根整齐矗立的白色柱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农业物联网监控设备,一个可视探头就像一座小气象站,能感知茶树生长各种环境,并将数据传输到物联网终端,帮助我们科学种植、智能管理、智能决策。”上犹县犹江绿月茶园基地负责人陈开敏说,以前种茶靠天吃饭,现在缺啥补啥。基地还引进了摇青机、烘干机、电炒茶机、激光选色机等国内先进制茶设备,让茶产业向专业化、科技化、生态化转型升级。
在靖安县茶叶加工中心,12台制茶设备开足马力生产,茶叶经过杀青、定型、烘干等工序后,被打包供应市场。“最高每天可生产加工鲜叶800公斤。”中心负责人杨修祯告诉记者,为解决中小茶企茶叶品质不一的问题,2023年,靖安县建成县茶叶加工中心,实现从茶园基地到销售市场、从茶青到茶叶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中心每年可加工白茶、红茶、香茶共15万公斤,销售额约3000万元。
黔南州是都匀毛尖茶的主产区。黔南州围绕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强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进数字茶园基地建设,建立都匀毛尖核心区产品溯源体系,推动茶叶加工生产线数字化、机械化转型,加强茶产品研发、茶叶精制加工拓展,培育茶叶精深加工企业33家,建成清洁化自动化茶叶生产线150条,加速茶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据黔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潘建辉介绍,近年来,该州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响都匀毛尖品牌。截至目前,全州已打造省级茶叶主产县(市)8个、万亩茶园乡(镇)31个,投产茶园面积达120.75万亩,形成了以都匀、贵定为“主体”,瓮安、平塘、惠水为“两翼”的茶产业区域化、集聚化发展格局。
近期,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为切实保护好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双江县推出中国·双江“一叶一树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认养平台微信小程序“双江茶荟”近期对外开放,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古茶树保护中的作用,使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古茶树保护中来。
做强品牌效应
各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文化融合,深挖茶产业附加值,使茶产业成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今年春茶开采期间,黔南州在各市县举办丰富多彩的都匀毛尖茶开采节活动,发布都匀毛尖核心区LOGO、颁发都匀毛尖直播达人奖,同步还举办都匀毛尖茶非遗制作技艺展示及都匀毛尖摄影大赛等,通过增加茶园观光、制茶工艺体验、茶农家访等茶文化体验点,促进春茶及茶周边产品销售,延长茶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黔南州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郑松表示,以举办春茶开采系列活动为载体,他们聚焦茶食、茶宴、茶山美食、茶山民宿,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和贡献率。
江西省资溪县依托茶博城、江家源茶园古道等精品旅游主线,打造以茶文化体验、交流、研学为一体的系列森林康养观光旅游项目。全方位提升乡村民宿、客栈、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链。“今年以来,全县茶旅精品路线累计接待游客达3.8万人次,带动周边农产品及配套旅游产品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资溪县文广新旅局局长赵起超说。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拥有众多古茶山,造就了“滋味醇厚、茶香浓烈”的“勐海味”。为着力推进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建设,勐海县加强茶园管理、规范产业发展、做强品牌效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茶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