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府奖励评价体系
近段时间,不少企业收到了来自地方政府的“年终奖”:有的地方召开大会,企业代表披红挂花上台领奖;有的地方印发文件,对企业分门别类予以表彰;还有不少地方拿出真金白银,给贡献突出的企业“发红包”。
从各地获奖企业名单看,企业规模有大有小,税收贡献有高有低,吸纳就业有多有少。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给企业发“年终奖”,评价标准日益多元和精准精细,纳税贡献不再是唯一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即使是中小企业,如果能在挂牌上市、进规进限等方面成长较快,也有获奖机会;对于地方而言,如果企业在自主创新、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政府也不吝重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择优奖励,正是对这一精神的体现。通过表彰奖励,既可给企业加油鼓劲,也可为地方积蓄动能。企业奖励员工,要看KPI(关键绩效指标);政府奖励企业,也有评价标准。虽然各地具体细化指标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既看体量,也看质量。政府出钱给企业“发红包”并不新鲜,但过去有一个时期,获奖企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大块头”,很多都是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作出突出贡献的重点龙头企业,这类企业获奖无可厚非。近些年,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些虽然体量不大但成长性较好、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被纳入获奖名单,折射出各地对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既看总量,也看增量。近日,甘肃省公布119户2023年度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除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外,地方企业有62户,占到半数以上,且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单从体量看,入选的很多企业并不占优势,但是在过去一年取得了较好的增长业绩。正是这一家家企业的增量,聚成了甘肃省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的亮眼成绩单。奖励这些企业,体现出地方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既看贡献,也看影响。从传统的眼光看,企业对地方的直接贡献主要来自税收、就业、经济指标等方面,深度贡献还有对地方产业体系的塑造培育和完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有一些经营主体产出少、体量小,拳头产品、核心技术不够多,却对地方的美誉度、知名度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一家电商企业、一家文旅公司甚至是一个网红小店等,这种品牌影响力在流量时代弥足珍贵,也不容忽视。
贡献有大小,发展无止境。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和蓬勃发展,政府奖励企业也在与时俱进,用新的评价体系激励企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