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新春礼物

本报记者 李芃达

伴随着隆隆响声,混凝土从水泥车搅拌桶中缓缓流出,经过自卸成套装置后,最终在底板上完成浇筑作业,整个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前不久,记者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见证了站台层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

据介绍,该综合枢纽分为进站层、候车层和站台层,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工程东西长2.1公里,南北最大宽度650米,基坑最大深度47米。超大、超宽、超深是该工程最显著的特点。

环顾工程四周,北侧是运营中的京哈铁路,南侧是成片的居民小区和市政道路,西侧则毗邻北运河。“我们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在完成桩基、地连墙、桩柱一体化施工后,先进行顶板施工,逐层向下开挖。”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项目负责人孟啸告诉记者,选择该工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大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孟啸介绍,项目桩基工程必须一次成型、一次成桩,而且逆作工艺需提前预留内容多、盖挖土方难度大、技术间歇多且时间长。施工策划不仅要细致,还要超前,工程管理面临不少挑战。安装过程中,团队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钢筋翻样、加工、连接、安装各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将钢筋的各项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保障了整体支撑体系的坚实稳定。

从业20多年的孟啸是我国高铁站房工程最早一批建设者,亲历了站房工程建设的迭代升级。孟啸介绍:“刚参与站房建设时,许多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在桩基施工中应用的旋挖机成孔偏差大、效率低、深度浅。如果遇到土质疏松情况,一个月时间都很难打好一根桩。如今,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BIM等数字化技术的引进,站房建设已进入智能化阶段,安全、质量也有了全方位保障,真正实现了高效建造。”

随着副中心站主站房站台层的完工,该区域盖挖逆作法施工全面完成。不仅实现了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还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为今后同类站房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是最好的新春礼物。”看着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孟啸对建设好这座意义重大的枢纽工程充满信心。

2024-02-25 本报记者 李芃达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90017.html 1 <p> 最好的新春礼物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