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给黑龙江写了封信
哈尔滨火了后,各地都在蹭热点。虽是“蹭”,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甘肃陇南一纸公开信,蹭得令人拍手称妙。
妙在何处?这篇题为《白龙江写给黑龙江的一封信》,标题中一黑一白,有画龙点睛的对称之妙;一江在东北最北,一江在西北偏南,形成南北呼应之妙;两江“同名异姓”,却攀上了“龙江好兄弟”的亲戚,有天然亲近之妙;一江凭借冰天雪地正火,一江以气候温润揽客,有时机恰好之妙;别人蹭“尔滨”之火,使尽浑身解数推介冬游,陇南则以“纸短情长”娓娓道出,有四两拨千斤的力度之妙。
文中坦言,不是为蹭“尔滨”的热点。但此时致信,巧就巧在“不是为蹭”也蹭着了。如此奇招,让人们看到了秦巴山区深处的陇南。以自然禀赋论,陇南在甘肃是个独特的存在,属于非典型西北地区。白龙江穿境而过汇入嘉陵江,让陇南成为甘肃14个市州中,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既是北方的南方,也是南方的北方。
人们说起甘肃,脑海中是“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古道繁华,是河西走廊风云际会、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千年厚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寂寥空远,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苍茫旷野;是“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的雄浑壮阔,是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的繁衍生息和甘南草原天高云淡的碧毯无垠;是飞天壁画、石窟艺术的精美绝伦,是人文荟萃、民族融合的魅力独具……在绚烂多姿的“甘肃班”里,陇南是个“特长生”。
宛如一柄玉如意的甘肃,镶嵌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全境雄壮,独秀陇南一角。从《白龙江写给黑龙江的一封信》中,可见陇南钟灵毓秀一斑。这扬扬2000字的信里,主打了一个“惊喜”。
“白弟”告“黑兄”言:“有别于你那旮沓的寒冷干燥,陇南气候温润,中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大熊猫、金丝猴等3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陇南的深山密林里繁衍生息。”西北地区的“天然氧吧”,还能看到大熊猫、金丝猴,如此自然生态,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橄榄绿,花椒红,茶叶香。2000多种纯正的中药材;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以麻辣鲜香著称的“大红袍”花椒,煮进全国各地的火锅里;我国茶叶最北的产地之一,也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如此多彩清香,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惊喜陇南,不唯山水竞秀,是生态康养胜地,其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也同样值得称道……”信中从秦人先祖牧马狩猎、始国东进,讲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源出陇南;从两当兵变到红军长征途经哈达铺,寥寥数语道出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名片。
“好水出好酒,美景遇美食。陇南人跟东北老铁一样,热情好客,酒量了得。”致信“吾兄”,以“白加黑”约酒的名义推出陇南当地美酒;特色火锅、腊肠腊排、手抓羊肉,以及洋芋搅团、锅盔等各种陇南美食小吃……好家伙,连下酒菜都安排上了!约的虽然是“吾兄”,但揽的却是天下客。
远隔数千公里,素昧平生,却能认下一字之亲。不得不说,陇南这波操作,堪称“社牛”!但细品信件,也不仅仅是蹭热点。
信中寒暄过后,便是一段“弟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朝成名绝非靠花拳绣腿以娱天下。兄的底蕴和颜值,加上东北人天生的好客热情,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让‘尔滨’一跃成为新晋现象级文旅网红”。从这几句话看,“白弟”是懂“黑兄”的,而且深谙走红之道。
信尾,不仅表达出“真心想跟兄请教”的致信目的,还自问自答,航班怎么飞,火车怎么坐,自驾怎么走,连交通方式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别的不说,“宠游客”这招,陇南算是学到位了。
信写了,热点算是蹭上了;人来了,热点才算是蹭成了。去陇南,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