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减法

——“读年报 看发展”系列谈之二

李华林

进入年报披露季,上市公司盈亏状况引人关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有些上市公司依靠“做减法”收获了良好业绩。比如,海底捞3月30日发布的2022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依托“啄木鸟”计划(即扭转过往大举铺店扩张模式,转为关店、收缩、提升门店效率等),餐厅运营效率提高,2022年净利润约为13.73亿元,交出一张扭亏为盈的成绩单。

海底捞“啄木鸟”计划的成功,给不少上市公司提供了借鉴思路:在陷入“规模不经济”困境时,摒弃跑马圈地式粗放发展,主动“瘦身健体”,有利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优化资产结构、支持主营业务发展,这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做大做强是每家上市公司的梦想。多数上市公司稳扎稳打、科学规划,主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过于关注经营规模,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盲目攻城略地,反而影响了长远发展。

诚然,规模扩大可以提高议价能力和市场份额,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考验其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无视企业成长周期和规律,一味靠“烧钱”铺摊子,规模上去了,产品和服务却跟不上,“大而不壮”“大而虚胖”显然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甚至有可能陷入经营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因步子迈得太快、太大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业绩下滑甚至破产退市的案例并不少见。

反观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在市场低谷期仍能屹立不倒甚至逆势增长的上市公司,无一不是掌握好守成与进取的平衡,坚持围绕主业、合理扩张、稳健经营,在公司治理、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上下功夫,才能成为常青树型企业。

一家公司想要走得长远,既要谋求与时俱进,也要学会放慢脚步。在行业景气度攀升时,要保持定力,抑制住疯狂扩张的冲动,避免陷入过度追求规模效益的陷阱;在行业陷入低迷时,则要果断削枝去杈,精简业务链条,把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主营业务集中,不断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呼吁上市公司要聚焦主业,切忌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乱投资。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坚守工匠精神,保持战略定力,穿越经济周期,行稳致远。

2023-04-04 李华林

——“读年报 看发展”系列谈之二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71969.html 1 <p> 学会做减法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