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创意重在顺利落地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上,众多文化创意项目、文化内容生产、文创产品开发、文化IP创意、创意设计服务、原创剧本创作等领域的优质企业、项目、团队纷纷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场场路演中,人们看到了文创项目和作品的转变。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创项目自带成熟的商业计划,比如“兔团团”登上了央视春晚,故宫文创“平安兔”、兔爷跨界元宇宙“元卯人”“俗画说”春联年画等一批参赛作品也在今年新春市场上有亮眼表现。
文化创意是富有想象力的头脑经济。其对于一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和价值赋能不言而喻。从市场角度说,好的文创项目对基于文化情感产生的刺激消费以及文化体验提升都不无裨益。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其中公认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创项目“转化难”:一些有一定新意的文创项目,受品牌影响力有限、市场规模小、人才缺乏等短板限制,其产品能否走向市场,在市场上能否产生良好效果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如何让优秀的创意成果成功转化落地?一个典型策略就是平台化建设。纵观此批首都文化创意项目,顺利落地靠的是大赛创业服务的全链条支持。大赛搭建的“一中心多站点”式的创业服务中心,成为一个开放和共享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服务平台”。面向参与大赛的数百家创业机构提供创业服务,并对优秀项目提供产品、品牌、企业、人才四个维度重点孵化,借力平台资源对接市场,整合产业链关键环节头部资源成闭环,助力参赛产品引起投资方、经营方的兴趣,经过改进、打磨之后,顺利走向市场。
扶持的内容和渠道要与时俱进。过去国内不少地方一哄而上搞起“动漫园区”“创意园区”,但不乏重复和撞车的现象。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地方,往往也是商业活跃之处。当前,发展地方文创产业成为各地进行以文化为主导的区域开发和乡村振兴的关键选择。但每一座城市、每一处景区、每一个项目发展情况不同,需要的文化创意也不同。有的需要平台,有的需要IP,有的需要产业再造……文创产品所涉及的行业越来越细化,扶持的内容和渠道亦要与时俱进。
有了需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要练好内功。要建立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品牌突出、相互带动的产业链条,也要将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实践过程中的好经验好方法以制度形式加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