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实习是陷阱

韩秉志

“付费内推实习”能够大行其道,一方面,源于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进入大型知名企业就业的情结不减;另一方面,面临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实习需求更加旺盛。要让高校毕业生避免陷入该类陷阱,需营造安全、有序、公正、合理的就业环境。

“1.5万元保证过”“不需笔试,面试走个流程就行”……近日,网络平台出现个别机构和个人,冒用券商及研究员名义招聘实习生,或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索取相关费用,大搞付费内推。随后,相关券商就招聘事项纷纷公开声明,强调官方招聘属唯一渠道,将保留追究发布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端于金融行业的“付费内推实习”并非新鲜事。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揭露了金融行业“付费内推”乱象:有的付费内推实习项目及收费,与实习单位没有任何关系,纯属网络中介欺诈;也有一些中介平台与企业“内鬼”勾连,但并非企业官方行为。无论哪种形式,“付费内推”的牟利目的已昭然若揭。即便其所为并非欺诈,其收取高额实习费用也不尽合理。

不过,尽管许多知名企业针对“付费内推实习”都声明与自身无关,社会也频频呼吁大学生不要轻信此类宣传,但“付费内推实习”大行其道的现状并无改变。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进入大型知名企业就业的情结不减,付费内推恰好契合了其急于实习和就业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从供需看,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实习需求更加旺盛。就业和实习机会的稀缺性,给不良中介假借就业单位之名行非法牟利之实提供了外部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以及网络技术监管难等因素,也助推了“付费内推”的野蛮生长。此外,部分用人单位设置的协议陷阱、合同陷阱或试用期陷阱等,常令毕业生求助无门。

实际上,收费实习等乱象早已被监管部门所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规定,明确“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由于影响公司形象以及潜在的纠纷,近年来,付费内推实习乱象也已被多家金融机构关注并加以整治,例如加强正式员工管理、扩大假期实习生名额、完善实习背调等。

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之责。要避免高校毕业生陷入就业和实习的陷阱,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为其创造安全、有序、公正、合理的就业环境。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与企业、学校、高校毕业生四方联动,通过“防火墙”制度来净化校园招聘实习信息,尤其是要规范劳动力市场尤其是网络中介的行为,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另一方面,作为求职者的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法律教育,莫轻信就业捷径,要提高求职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利。

2022-06-11 韩秉志

1 1 经济日报 content_255423.html 1 <p> 警惕!这种实习是陷阱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