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节庆文化的启示
从2010年开始,原文化部等机构共同推出“欢乐春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历经十余年的推广之后,已成长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台港澳地区的活动,如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台北灯会、香港元宵彩灯会、欢乐春节聚香江等,以“亲”为主题,渗透着同胞的情谊和民心的互通。
台港澳地区年俗传统和经营运作具有各自的特色,可为节庆文化的融合发展带来启发性的思路。其中,在传统节日的传承、民间社会的组织、政府介入的方式、中西文化的结合、旅游休闲的体验、商业经济的提振等方面,发展出了独特的节庆文化经验。
台港澳地区的节日体系,因特殊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传统节庆活动也得到了较为完好的传承和保护,其中春节最为隆重,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在台湾,春节的传统意味最为突出,民间也十分注重礼俗的延续。从农历腊月十六开始,进入年兜时节。腊月十六,称作尾牙,家家户户祭拜土地公,尤其是商户收尾,春节周期开始。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上天,期许“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后开始清黗,扫除晦气,迎接新年。除夕有辞岁的仪式,祭拜神明和祖先,感恩过去一年的庇佑,祈望来年的赐福。大年初一称作新正,亲友之间互相拜访祝贺,游览公园,到寺庙祈福。春节周期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香港的传统节日与岭南文化一脉相承。春节期间的旧习俗,有贴春联、贴门神、放鞭炮、燃烟花、舞龙、舞狮等。在国际化都市的发展过程中,新的春节习俗逐渐形成,如逛花市、花车巡游、烟花汇演等。年前逛花市,随着各大公园和游乐场中花市的开张,香港人开始嗅到了年的味道。在粤语中,“花”与“发”谐音,预示着美好的愿望。大年初一的新春花车巡游,自1996年落地以来已经成为香港的盛事。初二的烟花汇演,不仅弥补了市民不能燃放鞭炮的缺憾,还使得这一节目成为香港国际化的一个标识。
立足于国际商业都市的定位,香港人对节庆商机的嗅觉极为敏锐。以节庆提振经济,为历届香港特区政府所重视。政府相关机构积极介入春节庆祝活动,以期打造一个兼具东方和西方魅力的国际性节日。上述花市、花车、烟花等活动,是在政府机构与市场的合作之下完成的。节庆活动的成功策划,在实现传统节日向现代转化的同时,带动了旅游业、购物、休闲娱乐业的增长。
澳门是中西文化最初的交会之地,在两种文明长时段的冲突融汇过程中,发展出了异质文化的共存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节庆澳门”成为特区政府的一个产业策略。节庆的产业化,在改变民众节庆观念的同时,也为与内地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机会。
澳门的春节,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多元交会之中,显示出东方小城的独特风情。既有社团的团拜,也有派发利市的活动;既可观赏龙狮表演,也可参与花灯竞投节目。内地春节习俗的展出,更加丰富了民众的节日趣味,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在教堂和欧式建筑林立的小城体会传统的农历新年,对游客来说则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台港澳三地的节庆文化,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也在因地制宜地追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参考借鉴,比如政府与民间的协调配合、传统神圣性与现代产业性的兼顾、中西文化的兼容并包等,均显示了独特的应对思路和举措。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对台港澳三地节庆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摸索不同区域多层次、机制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