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水库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唯一的医生名叫余家军。因为对先辈、对职业的承诺,他20余年坚守在岛上,风雨无阻为故乡群众看病送诊,守护着一方群众的生命健康。
响洪甸水库于1958年建成,是国家治理淮河的重点工程,这个总库容27亿立方米的水库把齐山村分成东西两个岛屿,村民们就零散居住在这两个岛上,库区周围满眼的绿色植物是茶园和竹林,也是当地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齐山村海岛村民组,曾作为卫生站使用的船屋依然系在岸边,新建成3年的140平方米的麻埠镇海岛卫生站就在水库岸边不远处。岛上目前还有约200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或病患者。谁有何种病史,谁的病情不能耽搁,什么时候该打电话提醒吃药等,余家军都烂熟于心。很多村民外出打工后,家里有什么事也喜欢跟他联系,通过他了解家人情况。
由于进出村都要靠船,交通不便导致当地群众就医困难。为给群众看病,余家军准备了两条船,一条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快艇,紧急情况时用;另一条是普通的柴油动力小船,平时通勤用。
1月15日一大早,余家军开着柴油小船,接岛上3名病人到镇上,再开车前往县医院。忙忙碌碌的一天,余家军除了自掏油钱,还请病人吃了一顿午饭,把3人送回家后,他又赶回了卫生站。
“村民有小病就到我的诊所里检查开药,要是有看不了的大病我就帮着转送上一级医院。”对于余家军而言,忙碌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库区群众都不富裕,余家军从不收出诊费,药费也是“平进平出”;他还经常给困难乡亲免费医治,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
“我1999年回到家乡海岛组,之前在外学医,本希望能学得一身本领走出大山。”余家军告诉记者,在大山之中、孤岛之上,因为交通不便,很多老人就医困难,也得不到照顾,他的父亲就因耽误了病情而去世。
“军子,回来吧,咱们这里需要一个医生。”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沉甸甸地压在余家军心头。1999年,他和妻子返回家乡,把一艘船屋改成的诊所停泊在东西两岛之间,开始了行医生涯,至今已22年。
除了日常医疗服务,急诊也是余家军经常碰到的事。1月10日午夜,86岁的海岛组村民祝鸿霞突发心脏病,余家军立刻起床穿衣,开船出诊。等祝鸿霞病情稳定,余家军回到卫生站已是凌晨2点多。水库寒风凛冽,下船时余家军早已冻得手脚发麻。
22年间,余家军有太多机会可以走出大山,但他都放弃了。“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能得到群众认可,我在这里干20多年就是值得的。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余家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