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综合整治头屯河——
“头疼河”变幸福河
本报记者 耿丹丹

午后,位于新疆昌吉市头屯河沿岸的庭州生态绿谷内,市民们悠闲地散着步,飘带桥上,不时有人拍照打卡。隔桥相望,2021年刚刚完工的头屯河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几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的干河滩,如今,庭州生态绿谷成为头屯河生态治理体现的成果之一。

长达190公里的头屯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喀拉乌成山北坡,途经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与第六师。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污染企业聚集,河道边滥采滥挖、垃圾遍布,河岸杂草丛生,河床破坏严重,成为周边群众口中的“头疼河”。

陈年顽疾“头疼河”

“这里的变化太大了!”55岁的王丽带着自己的外孙在头屯河边的公园玩耍。住在附近的王丽还记得曾经这条河的情景,“几年前河岸两边荒芜一片,尘土飞扬,我们都不来。”王丽说道。

头屯河的主要功能是灌溉和泄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头屯河河床较浅,除了汛期,几乎处于干涸状态。

“过去就是三个字——脏乱差。”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分党组书记冯卫告诉记者,10多年前,头屯河沿岸化工、建材等大小企业非常多,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

长期以来,水泥厂、砂石料厂等企业遍布头屯河两岸,以致沿岸存在大量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头屯河流域管理局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刘强介绍,以前采砂厂就有20余家,砂坑大坑连小坑,最大的砂坑深达几十米。除了砂厂开采破坏河道,污染企业违规排放也严重影响头屯河水质。

“处理问题周期长,涉及部门多,老百姓也都迫切希望解决‘头疼河’问题。”兵团十二师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红说,由于头屯河涉及地方和兵团不同部门,过去河岸边非法采挖、非法排污、垃圾倾倒等问题不断,尤其是农民、企业、周边居民的纠纷问题。

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实施头屯河生态整治工程,并作为“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重点工程重点推进。2016年5月,《头屯河生态整治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获自治区批复,整治范围为南起乌奎高速公路、北至北绕城,南北全长13.3公里,整治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

多方治理头屯河

头屯河流域总面积2885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密集,流域治理涉及部门较多,如何协调各地共同治理?

2015年,昌吉市率先开启治理工作,累计投入征收资金超16亿元,完成河西岸企业93家、砂场13家、居民599户等搬迁工作。2016年,头屯河流域内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十二师加快建设防洪河道、景观湖、桥梁、绿化景观、道路等,推进生态治理和绿化工程进度。同时,昌吉市当年全面启动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1个文化公园人工湖,水面形成蓝带、生态景观形成绿带,由南至北依次建设5个公园。

负责项目建设的昌吉市住建局项目办主任沙磊介绍,项目整体设计标准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就是为了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极大改善头屯河两岸的自然生态。2021年9月,该项目被正式命名为“庭州生态绿谷”,成为昌吉市一张崭新的生态名片。

沙磊说,依托头屯河综合整治,兵团与地方充分展开团结协作。“兵地共同调整土地5500亩,通过重点实施的石河子路大桥、头屯河大桥、健康路大桥南中北三个联接两地的重要交通项目,推动东、西两岸产业缝合、交通缝合、市政设施缝合、生态缝合。”

2019年,十二师的头屯河兵地融合生态产业示范区项目也开始建设,包括万亩生态绿心项目和绿道项目,南北长度约26公里。十二师住建局副局长张晴天说:“整个工程最大的特色是实现了5个贯通:通过生态绿化实现绿脉贯通,通过水系治理实现蓝脉贯通,通过道路建设实现了观光车道贯通、慢行系统贯通与栈道贯通。”

除了工程建设,头屯河的变化,离不开机制改变。2017年,头屯河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新疆头屯河流域河长制办公室成立,建立了四级河长制,以责任清单的形式向二级河长制办公室下发,并明确责任人及责任部门。

张玉红说,河长制建立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与第六师通过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河道“四乱”问题。“同时,通过河长制对河流进行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划定,管理岸线法制化,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管理范围线内开展工作,对河道和水资源实现了更有效的管理。”

生态修复“幸福河”

昌吉市民朱嘉周末一空闲,就会带着父母来到庭州生态绿谷游玩。“这里可以散步、骑行,还有体育场地可以运动。”朱嘉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湖边还可以垂钓,晚上还能观赏灯光秀。每到周末,公园里就会有很多人专程过来“打卡”。

如今的头屯河,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头屯河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指挥部现场专工赵振羽告诉记者,以前,昌吉市民都不愿意来这里,如今经过改造,园区的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这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最重要的是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2021年7月,经过测定,这里整体的空气质量是昌吉市最好的。”

“过去巡河,26.5公里要从上午十点一直忙到晚上七点,现在感觉就像走景区。”作为十二师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巡河是张玉红的日常工作之一。“现在巡河不用解决纠纷,轻松多了,主要就是对防洪堤坝的查看,河岸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有没有违法盗采等。”张玉红说。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头屯河谷新增绿化面积1万余亩,栽种300万株树木、150余种植物,形成了万亩绿心、千亩花海的“城市绿肺”景观,成为乌昌两地各族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头屯河26公里河岸实现南北贯通,打通了6条断头路,与兵团乌昌新区道路连接,形成了近100平方公里的环状路网,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八钢交通路网全部连接。

兵团十二师还投资5000万元,分别在沿岸3个农场建成3个千亩观光采摘园,设立150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扶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将沿岸4万亩大田调整为都市观光采摘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行走在头屯河沿岸,工业遗址公园场地内的两座彩绘冷却塔,仿佛还留存着曾经的印记,也向人们展示着绿色发展进程。“这里曾经是热电厂标志性建筑,我们保留场地,将打造以工业休闲为主题的公共开放空间。”沙磊说,庭州绿谷建设完工,后续工作还要继续,比如每年河道维护和清淤,日常维护和检查,以及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头屯河生态修复治理,头屯河流域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变,基础设施短板得到有效补齐,并且形成了区域经济开发优势。“这块区域开发的价值彰显,土地价值由每亩30万元提高到近300万元,为兵团新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晴天说道。

根据规划,未来将重点围绕头屯河流域空间、交通、水系,统筹考虑植入新产业、新业态,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要内容,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进一步激发沿岸经济发展活力,力争将头屯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成生态修复示范区、城市形象示范区、产业聚集发展示范区。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