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于学理论用理论的“兵教员”
——记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本报记者 姜天骄

火箭军某团班长俞细文是一名“85后”士兵,近年来,他始终怀着赤诚真心、深厚感情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传播创新理论,他的学习心得被编印成《感悟真理的力量》《兵心深处的承诺》等4本作品集,在军营中广为传播,成为一名响当当的理论学习“兵教员”。

俞细文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理论学习“四步法”——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悟、辐射带动播、立足岗位做,成为团里学理论、用理论的新方法。他善用具体事例,把讲道理和讲故事、大主题和小切口相结合,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俞细文不仅在学习强军思想中丰盈了自己,也引领身边战友成长。来自广东沿海城市的大学生士兵梁顺祥家庭条件优越,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新兵下连后,他就开始盘算着退伍“倒计时”,成天无精打采,训练也总是慢半拍。

“强军梦只有成为每个官兵的梦,才有力量、有根基;每个官兵的梦也只有融入强军梦,才有实现平台、才能梦想成真。”俞细文主动靠上去,给小梁讲强军梦想与个人梦想的关系,教他专业和理论学习的窍门;梁顺祥普通话不标准,俞细文就鼓励他积极参加“理论讲习所”“烽火讲武堂”。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小梁从“长不大的孩子”变成了“阳光战士”,还当上了理论学习小组长。

俞细文所在基地担负着繁重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实战化军事训练开训不久,俞细文迎来一场挑战。

适逢基地信息网络装备全面升级换代,他所在单位担负着信息保障和安全防护的重任。面对复杂的通信网络、全新的操作平台、精尖的系统软件,俞细文主动请缨,不到一个月就调试完毕装备,率先独立上岗,具备了战备值班能力。卫星便携站开设速度慢是训练一大难题,俞细文和战友联手攻关,反复优化流程、将野战条件下开设时间缩短为原来的近一半。

早在2013年5月,俞细文了解到村里有部分孩子因贫困面临失学。他在和妻子刘小梅商量后,决定向5名孩子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直至他们完成学业。曾桃香是江西井冈山革命老区的一名女学生,因家庭贫穷一度产生辍学念头。俞细文想方设法给她筹措学费、生活费,邮寄复习资料,还定期写信鼓励她。在他的帮助下,小曾发奋努力,今年高考以616分的成绩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

随着俞细文助学扶贫事迹在军内外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近年来,俞细文和他的爱心团队先后实施“爱心筑梦老区行”“暖冬行动”等帮扶计划,建立“兵心连童心”微信群开展助学活动,7年多来给贵州、西藏等省份33所学校2000多名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爱心,援建37个“爱心书角”,资助28名学生考上大学,帮助102名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