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骚扰电话、骚扰短信祭出“重拳”: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生活中,不少用户都接到过骚扰电话或短信,而且不分时间地点,影响了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对此,许多人深感愤慨但又很无奈,因而治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虽然监管部门也曾出台相关规定,对其规范和整治,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若想取得扎实的整治成效,既需监管部门重拳整治,出台更加严厉的举措,也需要通信商、广告商和广大用户提高认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实行全链条治理,形成高压红线,让人心存敬畏,不敢、不愿违规。
此次工信部出台的新规规定,用户未明确同意即禁止,违规者面临吊销许可证等处罚。这无疑是抓到了点子上,打到了关键处。事实证明,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各类骚扰信息满天飞,造成用户不堪其扰的局面,通信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抓住这一牛鼻子,对通信商严格规范,对严重违规的予以吊销许可证等严厉处罚,其震慑和警示作用毋庸置疑。
当然,仅靠此举还不够,还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广大用户敢于和善于维护自身权益,对骚扰电话和短信明确说“不”,遇到通信骚扰保存证据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使违规者受到应有的查处,以儆效尤。各通信商亦要做到心系广大用户,严格把好信息发布关口,坚决切断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