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期间,医疗建筑因其发挥的特殊作用走进了人们视野——仅用一个多小时,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便向武汉发去修订完善的火神山医院设计图纸。那么,医疗建筑与普通建筑有何不同?经济日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武汉一度告急。接到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加急求助函后,曾在“非典”期间负责设计北京小汤山医院的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元”),仅用时78分钟,就向武汉发去修订完善的图纸,并组建专家团队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服务,有力支持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特殊时期,医疗建筑的特殊作用凸显。那么,医疗建筑与普通建筑有何不同?它的设计有哪些特点?经济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中元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许海涛,探秘医疗建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发展。
高度复杂性专业性
“普通人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院。医院就像一个小社会,很多医院一天门诊量1万多人次,加之住院与探视人员,每天进出几万人次很正常。”许海涛院长告诉记者,医院科室类别多,还要合理组织人流、车流,这使得医疗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十分复杂的因素:包括医院工作的特性,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空间、色彩等。因此,医疗建筑设计具有高度复杂性与专业性。而且,新技术层出不穷、医疗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对建筑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高质量的医疗建筑设计不仅能提高医院效率,还要给予患者与医护人员更舒适的空间体验,让建筑传递出对人的理解、关怀与尊重。
其中,重大疫病救治基地的设计布局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关系到病人救治与医护人员防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在新闻里常听到的“三区两通道”,就是指传染病院区要区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医务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这两个通道要分设。此外,传染性呼吸疾病患者住的负压病房,则是指病房内气压低于病房外气压,从而形成压力梯度,令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而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会泄露出去。对于这些特殊要求,都需要设计者的专业设计。
2003年“非典”期间,在对SARS病毒尚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建设具备隔离、通风、防交叉感染等标准的医院是一大挑战——国机集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临危受命。他们边设计边施工,经过7天7夜全力奋战,小汤山医院“拔地而起”。得益于严格的空间区分、科学的通风系统设计……小汤山医院收治的非典病人得到有效治疗,1200余名医护人员无1人感染。
让设计传递人情味
除了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应急医疗设施以外,人们平时接触更多的还是医院。许海涛院长告诉记者,我国医疗建筑早期的代表有1835年建成的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1906年投入使用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及1917年运行的北京协和医院。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家基本建立了三级医疗网络。在农村是村卫生站、乡卫生院、县医院;城市是街道卫生所、区医院、市医院。这个时期,医疗建筑的特点主要是:重视地域气候特点,普遍采用自然通风、采光;由多栋多层建筑组成,相互间通过室外或者室内连廊连接;建筑一般均为砖混结构,由许多小房间组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医院规模得到有效增加,医疗流程得到重视与优化,医疗环境得到改善,建筑形象也展现出新时期特点,设计理念日臻完善、多元。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在确保及时救治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加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追求实现更加人性化、贴心的医疗服务环境。医疗建筑也更加“以人为本”,关注医疗流程的合理性,强调打造良好室内外环境,建筑布局、建筑外观形式百花齐放。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医疗建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迅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其中,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门诊楼等优秀医疗建筑设计,成为医疗建筑理念不断进步的代表。1998年建成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着中国现代医院建筑里程碑之称。在设计过程中,它开创性地运用方格网络交通模式、医院主街设计,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半集中式布局。多通道式影像中心、生物洁净手术部、下沉式广场、自动扶梯等设计均属国内医院首次采用。该医院刚建成时,很多人嫌门诊大厅设计太大,浪费空间,地下停车场也没用处。然而,医院启用当年创下日门诊量4600人次的纪录,随后私家车的增多,更证明了最初设计的远见。医疗需求日新月异,“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会做出系统性规划与预留,在以后建造中不至于推倒重来。
更重要的是,医院空间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看病是否便捷流畅。在北大第一医院,很多设计传递出“人情味”。比如,在门诊楼与住院楼之间设计有地下通道,电瓶车来回穿梭方便,省去了患者徒步的辛苦;在手术室正下方设计了供应室,直运货梯能实现手术器材消毒与无菌对接;将护士站设计在病区中间连接病房的圆心位置,以减少护理路程,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在等候区设计休息空间,摆放绿植,可以缓解病人情绪……
走向更加人性化的建筑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医疗建筑与数字的结合成为突破方向——智慧医疗等进入日常生活,远程医疗、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医院正在变为现实。
“这次疫情对医院改变很大,预约就诊一下就实现了。”许海涛院长说,现在,一些医院交费在诊室就可实现,患者无需跑上跑下。下一步,将是如何让预约更精准。对设计者来说,随着智能化、数字化不断发展,医院空间布局也会有很大变化,比如未来医院可能不需要太大的挂号厅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去年发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提出,紧紧围绕区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与异地就医最突出的专科医疗需求,推进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在区域、省域建设医学高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合理分布,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也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实现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要建成医养结合、服务均等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些均对未来医疗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医疗建筑设计来说,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原动力,医疗技术发展是助推器,医疗服务体系是风向标,经济能力是基础保障。”许海涛院长表示,设计更加人性化的医疗建筑将是未来努力方向。要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融入设计中,以保障病患与医护人员需求为核心。未来,医院与健康服务进一步融合,会大大增加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也会建立更加现代化的管理、运行机制。这些都要求医疗建筑设计要强化理论研究,在大数据积累与分析基础上,量化总结以往设计经验,研究医改政策、国人的医疗行为、建造方式变革,关注建筑环境对医疗的作用,也关注建筑的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