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世界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3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达国家降息救市效果难料
□ 蒋华栋

2月底,市场在一周时间内扭转了美联储利率政策预期,预设3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可能至少降息25个基点。然而,3月初,在两次议息会议之间,美联储紧急宣布降息50个基点。

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澳大利亚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0.50%。在美联储降息之后,加拿大央行迅速跟进降息50个基点。3月11日,英国央行突然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0.25%。市场预计,尚有政策空间的新西兰央行有可能在3月下旬议息会议上或者会议前采取降息政策。

同时,对于已经进入负利率阶段的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市场也预期可能会进一步降息。

在日本央行方面,当前-0.1%的基准利率限制了其利率政策空间。然而,日本央行去年10月份曾表示,在通胀目标实现之前,如果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央行将持续保持或者调低利率。行长黑田东彦也表示,如有必要将会持续实施宽松政策,首要工具仍然是利率政策。因此,市场预计未来日本央行可能在3月19日的央行会议上将基准利率从当前的-0.1%下调至-0.2%以下。

在欧洲央行方面,市场普遍关注3月12日的欧洲央行决议,预计会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6%。但是,投资者也担心当前的负利率会使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而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已经承诺采取“适当而具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欧洲央行可能采取新一轮贷款支持计划、新增信用额度等方式提升经济应对风险能力,因而欧洲央行下调利率的幅度有限。

在市场降息救市预期下,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是非常规大规模降息救市效果究竟如何。

回溯历史,上次美联储大规模非常规降息救市是在2008年10月8日,导火索是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后续危机。事实上,在2007年底,美联储内部争论的焦点就是突然降息是让市场放心还是让市场担心。2008年1月份,时任纽约联储银行行长盖特纳专门致信美联储时任主席伯南克,表示“市场想要看到我们的灵活性和力度,但也希望看到政策的可预测性与稳定性”。最终,纠结的美联储在10月份选择非常规降息救市,并与七国集团(G7)成员国开展联手行动,但效果并不理想。

今天,美联储和其他发达国家央行2008年经历的困境再次上演。无疑,此次美联储突然大规模非常规降息、七国集团联手行动旨在应对疫情快速扩散引发的市场负面情绪。但是,这一凸显灵活性和强力干预色彩的举措,并未扭转市场情绪。相反,因其打破了政策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在市场上引发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降息之后,全球资本市场并无向好发展。

当前,投资者对发达经济体市场企业信用市场的担忧不断上升。在此前数年超低利率环境推升企业杠杆融资情况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感受到阵阵寒意。数据显示,抵押贷款债权二级市场利差不断扩大。在降息救市环境下,投资者恐慌情绪和对于避险资产的追捧导致越来越多高收益债券和杠杆贷款基金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和赎回。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叠加供应链压力可能导致未来越来越多企业面临信贷市场错位困境。

当前,即将触及零利率下限的七国集团央行已经没有多大的余地应对未来冲击,毕竟降息空间最多的加拿大央行也只有125个基点可用,澳大利亚联储只剩下25个基点。当然,在利率之外,发达经济体央行还可以采用所谓的非常规政策,包括量化宽松或者信贷支持计划。

然而,正如伯南克当年在处理金融资产泡沫问题时所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货币政策不是应对资产泡沫的合适工具。”货币政策也肯定不能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不能减缓全球供应链紧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紧张情绪和降低企业贷款违约概率,未必是应对当前经济冲击的合适工具。所以,真正能够应对冲击和解决要素错位的关键是财政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