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首页 | 手机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11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证风沙源变林海

我今年80岁了,1959年从河北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承德地区技工学校教了两年书。

1963年5月18日,我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塞罕坝。刚到林场饭还没吃完,生产队马队长就找我说正播种的播种机车轴坏了,问我修得了吗?我赶紧去修机子,一直干到晚上才把坏的车轴修好。

此后的10多年,车间就是我的办公室。在那里,我一边干活一边办公。当时在大家眼里,大学生就是万能的人,我也不例外——机器出了问题得给解决,出现事故首先问责的是我。因为工作,我没按时吃过几顿饭,更没睡过几个整宿觉。虽然我是工程师,直到现在,大家仍叫我任师傅,这个称呼我听着顺耳。

有一次,我跟着大伙上山机械造林,主要负责把树苗踏实。在这个过程中,我脑子里就琢磨:为什么前两次机械造林没成功呢?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林场领导的问题,林业技术人员也为此绞尽了脑汁。我就琢磨:会不会跟投苗机有关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发现了问题:苗子有的种得深,有的种得浅,有的踏得实,有的踏不实。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投苗机在平坦的地方好使,在上坡下坡转弯时就不好使。于是,我与林业技术人员商量这个机器的改造。

从那时起,我萌生了改造机器的想法。经过多次实验,我把牵引点、投苗点、深压轮这3个直硬的机器配件改成铰链式,这样投苗机就能随着山坡的起伏而调整投苗深度。改造后的投苗机在随后的机械造林中发挥了威力,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那年冬天,领导让我把林场的投苗机全部改装。于是,我开始没黑没白地工作。那时虽然工作很累,生活条件艰苦,可人们心里却觉得充实,美滋滋的,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一个人伸手向组织要荣誉。大家觉得不论干什么都是应该干的,而且干就得干好,不然就觉得心里对不起组织,对不起林场。

第二年春季造林时,改造好的投苗机很好使。其实,这就反映出当时到塞罕坝工作的知识分子在生产一线中解决了工作中的好多难题。

现在,塞罕坝林场人工林有112万亩,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我亲眼看着高原风沙源变成了高原林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下,林场修通了核心区旅游环路,每年游客有好几十万人。以前,林场伐木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90%以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不算“吃、住、行、购、娱”配套产业,仅门票收入每年就超过4000万元。这都是新中国创造的奇迹,我作为林场建设者之一,更有幸见证了奇迹!

(本报记者 黄俊毅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题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