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这片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的区域,充分利用了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大刀阔斧破除体制机制藩篱,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作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孪生兄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区内办公环境优美,“首都北京”“科技创新”的标牌随处可见。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投促局局长王晓伟介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2016年成立以来,新增注册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09亿元,未来将打造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引领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
协同创新真正“破题”
要说清“两个中关村”的关系以及北京企业入津门,离不开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发展。1949年9月至1979年6月间,京津冀三地的行政区划曾有过多次调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所在的北塘曾在津、冀两地发生多次归属变化。1981年至1982年,《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纲要》《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发布,最早提出“首都圈”概念,涵盖北京、天津、唐山、廊坊、秦皇岛、承德、保定、张家口、沧州9市。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天津则成为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开放型的多功能经济中心。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14年,推进科技、经济合作成为京津冀三地最常听到的声音。经过多年发展,京津冀三地取得不少成绩,但在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相比仍有差距,仍未形成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北塘这个小渔村也始终未能得到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发展思路更加明确,三地协同发展真正“破题”。2015年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天津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并提出要加快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根据统一规划,共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天津两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北京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9月18日,天津市作出将北塘区域作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起步区和核心区的重大决策。2016年11月22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局办公室主任周明认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高地之一。随着“两个中关村”协同机制不断深入,未来可能会出现政策叠加、税收分成等协同新政策和创新模式。
引入中关村科创“基因”
“我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受益者,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给予企业很大支持,中关村担保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天津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作为一家商用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公司原本在北京六环边办公,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后,为降低成本,公司果断落户“第二中关村”。自2018年迁到天津以来,公司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获得风险投资支持上千万元。
据介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之所以能让企业成功入驻,秘诀正是借助北京中关村“基因”。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通过引进北京中关村运营团队,成立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以9万平方米载体打造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在科技园深植中关村创新创业基因,将中关村成熟的发展理念、优质资源、配套服务拓展延伸。2年多来,科技园积极与北京中关村对接,共同推动成立了“京津冀众创联盟”。
营商环境是决定招商成败的重要因素。“高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专利。”天津威努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经理王立方说。随着科技企业增多,及时回应保护知识产权需求迫切。为给园区企业吃“定心丸”,2018年10月,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处长李加军表示,该中心面向滨海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个产业,加快构建滨海新区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边界通道,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便利化环境,促进滨海新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
“在工作站成立之初,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全方位调研。经过充分评估,园区引进了北京2家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咨询、申请服务。”李加军告诉记者。
滨海新区释放政策红利
营造优质的创新环境,除了向北京中关村“取经”,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还有另一棵“大树”依靠——滨海新区。
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堃博表示,公司之所以选择天津,正是看中了这里诸多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2014年,他们与天津政府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也非常愿意将目光投向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滨海新区就主动引导区内企业对接北京、河北创新资源,通过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和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等载体吸引企业落户,充分利用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和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政策叠加优势,构建京津创新资源交流互动平台。在人才支持上也不遗余力,滨海新区科技局高新处多名干部借调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先后帮助吸引百度、京东、英特尔等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业进驻。”周明说。
滨海新区成立10周年来,作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娘家”,目前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超过1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余家,拥有以超算(天津)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63家。
周明表示,滨海新区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有能力为落实京津两市合作协议、建设“第二中关村”提供不竭创新支持。未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可以借助滨海新区的科技力量宣传“科技招商”,加强项目对接、产业对接、资源对接。“我们有信心让北塘一改600多年古朴的面貌,以崭新的科技创新姿态屹立在滨海新区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