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曾巩撇去了一切浮华,不喜空发议论,只愿求实务实,其为人做官本就低调,行文更是朴实精炼,毫无矫饰。
伏天难熬,尤其是翘首等待录取结果的学子。高考,可谓年轻人的第一道坎儿,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几家欢喜几家愁。然而,放眼漫漫人生路,这个坎儿充其量是个小土堆,如果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定能跨过;即使没有跨过,这个小坎儿带来的落差也一定能够用日后的勤奋来弥补。
历史上就有位人物,年少成名,然而18岁首次赴考却落第而终。更令人沮丧的是,他继续寒窗苦读了整整21载,直到39岁才高中进士。期间,他历经了父亲早逝、归乡种田、贫困病弱、养育4弟9妹的艰辛,也历经了同乡人“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的冷嘲热讽,却始终没有沉沦意志,没有妄自菲薄。经过数十年的力量积蓄之后,不再年轻的他一跃而至人生的高峰。如今,整整千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吟诵着他的名字。
这个足足“复读”了21年的古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南丰先生——曾巩。在这个难熬的伏天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年落榜和复读的经历到底给曾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为人,经得起命运颠簸
《宋史·曾巩传》曾记:“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立足人一生的发展,年少成名往往并不是好事,这些浮光掠影的名气总是会给人带来包袱,带来狂傲,带来性格上的弱点。许是上天怜才,从18岁落榜始,命运便给曾巩设置了一道道磨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些经历让曾经飘于“云端”的曾巩越来越脚踏实地,越来越经得起锤炼,他开始以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更加深邃的思想去看待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并写出了《墨池记》等一批传世名作。
“伏久者,飞必高”。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曾巩终于上榜,他的两位弟弟、一位堂弟、两位妹夫也同科考中。几年后,又有多位弟侄金榜题名。在乡野间的穷困大家庭中,一门十进士,堪称奇迹。作为兄长的曾巩,便是这个奇迹背后的推手,是这个大家庭中打不倒摧不垮的主心骨。
文以载道,观文知人。在《墨池记》中,曾巩曾袒露心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王羲之的书法是到了晚年才登峰造极,他的一手好字绝非天成,后世为何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还是下的功夫不够。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养道德,都不可以止步。
处于人生低谷之中的曾巩,能够拥有这样的觉悟,足可预见其为人必日臻完善,其做事必大器晚成。也难怪朱熹尊其为“醇儒”。
为官,心思落得到实处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曾巩离京外任,开始了长达12年的地方官任职经历。
治理一方水土,难点不在政策本身,而在于执行政策的分寸。再好的政策也抵不过“一刀切”带来的后患,唯有审时度势、务实精准,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任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时,因修黄河,朝廷要从齐州抽调两万壮丁,按注册户口计算,当“三丁抽一夫”。然而,极为务实的曾巩并未简单执行,他首先做了一件麻烦事:人口普查。从下至上,层层上报,反复核实,剔除了各种漏登、盲报之弊后,曾巩得到了最准确的数字。经过计算,他发现,“九丁抽一夫”就足以满足需求。曾巩这一务实的作风,使许多百姓免去了徭役之苦。
在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任上时,恰逢朝廷派兵征讨安南(今越南),要求沿路州府提供食宿粮草。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军队每过一地,都惹得民声怨沸。面对这个任务,务实勤谨的曾巩提前做出了周详筹划,从军队驻屯地点、路线到劳军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都安排得科学有序。最后,大军过境,秋毫无犯,许多老百姓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此事。
于官场而言,曾巩的这些作为耗精费神,全是幕后工作,换不回多少“政绩”。也许正是曾经蛰伏的经历成就了曾巩不浮夸、不造势、少说多干的性格,使他甘愿深入到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琐碎之事中。
好官百姓知,在曾巩任满离开齐州时,“州人绝桥闭门遮留”,老百姓紧闭城门不让曾巩离去。至今,我们仍可以在济南大明湖看到青石墙壁上镌刻的曾巩事迹,看到南丰祠里的曾巩雕塑。
为文,能撇去一切浮华
细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不少人总会漏掉曾巩的名字,似乎也少有人能够背出他的诗文。
然而,与此印象严重不符的是历史人物对曾巩的高度评价。王安石曾道:“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欧阳修认为:“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朱熹曾感慨:“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清人张伯行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共选录八大家文章316篇,而其中仅曾巩文就达128篇,独占四成。
既如此,曾巩为何在今人心中寂寂少名?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大器晚成的曾巩已撇去了一切浮华,不喜空发议论,只愿求实务实,其为人做官本就低调,行文更是朴实精炼,毫无矫饰。因此,曾巩的文风,历代评价都不离几个关键词:“质朴、淡雅、中平、冲和、少文”。
大浪淘沙始见金。2016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曾巩的《局事帖》以2.07亿元的天价成交,展现了其惊人的价值。《局事帖》是曾巩晚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延续其一贯的精炼风格,这封信仅有短短124字。收藏家马未都曾戏言:“这一个字相当于一辆法拉利,所以别再说法拉利多值钱,它就值一个字的钱。”
斗转星移,今年已是南丰先生曾巩诞辰1000年。让我们走近千年曾巩,从这个“复读”21年的文豪身上汲取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