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礼从军25年来,真诚爱民助民,改变了红瑶族“女不读书”的习俗,帮助458名贫困女童圆了读书梦。
让女童走进学堂
“十二样的藤呀,依啰喂依啰喂,你说那一朵最长,我说什么都比不上武警亲人的情谊长……”2017年12月14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瑶山深处,从“武警红瑶春蕾女童班”传出悠扬动人的歌声。这首班歌已经传唱了20多年。
25年前,列兵何方礼与红瑶女童结下不解之缘。1993年“五四”青年节前,何方礼第一次走进大瑶山,看到学生们衣衫褴褛,木条钉成的课桌下伸出一双双赤脚。他听说当地红瑶群众由于观念落后和生活贫困,延续着“女不读书”的习俗,红瑶女童从小下地干活、挑花织布,十五六岁就要嫁人。这让他想起自己上小学时因为家里凑不齐3元学费差点辍学的情景,想起一次次帮助自己闯过难关的叔叔、老师和乡亲。“对有困难的人伸手帮一把,就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当时每月只领21元津贴的何方礼,竟然产生了一个朴素的念头:“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红瑶女童进学堂!”
21元钱能做什么?几乎没人相信何方礼能办成这件事。但他不认这个理。“只要有想法,就会有办法”,他把每月津贴分成3份:8元资助红瑶女童,8元寄给妹妹作学费,5元留下购买生活必需品。
然而,劝说红瑶群众送女儿上学是难上加难。何方礼是农民的儿子,知道怎么跟农民群众打交道,用什么方式和语言才容易打动他们。在大瑶山的田间地头,他成了常客,一到节假日就埋头待在乡亲们的地里,边干活边劝说。“一个外乡外族人为了我们的娃崽上学都这么用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送呢?”红瑶群众终于被他的真诚打动。
彻底改变红瑶女童的命运,仅靠自己的资助是杯水车薪,发动社会捐助也非长久之计,关键要帮助红瑶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经济,才能让一代代红瑶女童长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何方礼背着电视机走村串寨的身影,乡亲们从电视里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也学到了科学种养知识。
带乡亲走上致富路
浇树要浇根,助学要治贫。助学经历让何方礼悟出,贫困乡村要想脱贫,关键是摆脱人文精神的贫困。帮助大瑶山区发展经济,找到可持续发展项目,才能实现人文精神脱贫,为脱贫“造血”。
国家出台了惠农利民政策,何方礼总是抓紧吃透,为群众脱贫支招。融水县韦艳萍家的板栗销路不畅,眼看要坏掉。何方礼和战友请专业师傅传授板栗深加工方法,并联系设立“农村淘宝点”,解了韦艳萍家的燃眉之急,还实现了农产品网上交易。随后,一个个红瑶女的网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瑶山的板栗、火烧笋、百合等土特产远销各地。
“英花,这两天给企业供酸笋的事怎么样了?”去年,何方礼进京出席党的十九大时,还不忘给远在融水县的陈英花打电话。21年前,陈英花在红瑶女童班上小学一年级时就是何方礼的资助对象。如今,她已在商海打拼多年,生意红火,成了当地有名的“女强人”,何方礼仍积极帮她谋划发展和联系业务。
“我们不是帮一个人、一件事,而是要帮贫困群众都脱贫。”何方礼说,“红瑶女童班学生相继长大成人,我们还要帮她们就业创业、发家致富,并发动她们帮助群众脱贫,让群众看到读不读书、读多读少大不一样,这样产生的影响、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这些年,先富起来的陈英花在何方礼的感召下,经常惦记和接济乡亲们,还拿出80多万元钱为家乡修通近10公里路,这条路成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路”。她说:“何叔叔鼓励我开拓生产酸笋、收购废旧等业务,支持我带着红瑶姐妹们闯出一片新天地。我感觉责任很大,但信心也大。”
今天,走进何方礼帮助过的红瑶山寨和其他地方,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琅琅书声十分动听,各族群众都在为了美好生活而忙碌。大山,还是那片大山,而群众的生活今非昔比。
不少人问何方礼,为了资助群众长期省吃俭用、奔波忙碌,到底图啥?何方礼的回答很简单:“帮助她们让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