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以五大工业遗址为核心,将刚性的矿冶文化与柔性的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一方面将遗址保护起来,申报世界级、国家级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开发工业旅游,形成工业文明的集群效应
如今,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已经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声。记者看到,厂区里绿荫环绕,巨大的采矿机械、成为记忆的蒸汽机车安静地停放在公园里,“诉说”着矿冶文化。与此同时,围绕东西长2.2公里,宽900米,截面108万平方米,最大垂直高达444米的采坑,游客们纷纷拍照合影。
占地400万平方米、被称为亚洲第一人工“天坑”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场曾经寸草不生。有人建议,将武汉及当地的固体垃圾填埋于坑中,能用近百年,矿坑回填还可减少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然而,独具慧眼的黄石人却另有“打算”,他们对这一独有的工业文化遗产实行发掘保护、创新开发,精心将“天坑”打造成以汉冶采坑观光区、复垦生态观光区为核心景区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成功将其创建为国内工业旅游景区中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之一。
借助资源谋转型
“从探矿、采矿、深度加工矿到发展工业旅游,大冶铁矿走出了一条‘借助资源谋转型,跳出资源谋发展’的新路。”黄石市委书记马旭明说,以工业旅游引领城市转型,黄石要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3000多年的铜矿采掘冶炼史,1700多年的铁矿采掘冶炼史,600多年的石灰石矿采掘冶炼史,100多年的现代钢铁和水泥制造史……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是我国近代洋务运动和汉冶萍公司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钢铁水泥生产摇篮。专家指出,在全域旅游和旅游+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工业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5年,我国工业旅游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接待游客总量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总量超过2000亿元,发展前景巨大。
为抢抓这一契机,近年来黄石以五大工业遗址为核心,将刚性的矿冶文化与柔性的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一方面将遗址保护起来,申报世界级、国家级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开发工业旅游,形成工业文明的集群效应。
作为老工业基地,黄石工业旅游资源体系完备,既有3000多年工业文化沉淀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也有近代工业文明成功的华新水泥、汉冶萍钢铁厂等旧址,还有当前享誉全国的劲牌、新冶钢、三鑫金铜公司等知名企业,并建设了黄石矿博园、黄石地质博物馆等特色场馆。全市现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湖北省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1家。黄石矿业工业遗产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工业遗产。
寻找新产业突破口
黄石先后投入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资金54.5亿元对位于大冶铜绿山的商朝早期至汉朝采铜冶铜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和保护开发;对湖北新冶钢现存晚清时期的汉冶萍公司冶炼原址修复完善;将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的华新水泥厂旧厂区建成矿冶文化博物馆,同时推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世界铁城旅游综合体、登山步道等重点项目建设。
“发展工业旅游也倒逼着黄石由工矿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产业发展从黑色到绿色,从制造向创造转型。”黄石市市长董卫民介绍说,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600多亿元支持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从“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高碳向低碳、制造向创造”转变。其中,有色产业跻身千亿元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印刷线路板产能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黄石正成为全国第三大印刷线路板产业聚集区。同时,建成万达、沃尔玛、武商、中商、亿赞普跨境电商平台、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区域服务业聚集区加速形成。
工业旅游的主要景点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新冶钢通过实施技术革新,企业特钢生产能力、实现利润、吨钢利润均位列全国第三位;大冶有色率先在全国实现铜冶炼清洁生产,生产能力由全国第五位跃至第三位;“百年老店”华新水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进军污泥、垃圾处理行业,其“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成果拿下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成为环保型领军企业。
迈向生态城市
发展工业旅游,守住青山绿水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生死线。今年5月份,黄石“河长”正式走马上任,开始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宁可经济指标掉一些数据,也坚决不要黑色污染的GDP。”继前几年壮士断腕关停了1000余家“五小”企业、实现全域无“五小”后,黄石持续下重手,先后否决了有重大环保风险的工业项目100余个。
发展工业旅游,黄石让绿色沁润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日常的生活细节。西塞山电厂、华新水泥的烟尘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公开,供人监督。人们还欣喜地看到,新冶钢公司污水处理池中,20只黑天鹅怡然游弋;东贝公司厂前的废水池中,嬉戏着五颜六色的金鱼。近年来,黄石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造林绿化面积49.6万亩,发展林木基地10万多亩,生态修复开山塘口300余处,复垦绿化工矿废弃地0.9万亩。
如今,黄石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连续7年达到310天以上。放眼望去,远山如黛,碧水如镜;侧耳倾听,草木拔节,渐次花开。昔日“光灰”城市,如今已是“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如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