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看待新股发行过会率波动
周 琳

在新时代下,资本市场发展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如果一味强调提高新股发行率、增加融资和筹资规模,忽视其他功能,对进入市场的标的和拟上市企业不严格过滤和把关,将可能导致为了上市不择手段的企业增多,市场监管以“企业上市数量”为导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漏洞百出,投资者因为未获得优质企业标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极大伤害。

最近,新股发行审核通过率回落引发市场热议。统计显示,自新一届发行审核委员会10月17日履职以来,截至11月1日,有28家公司首发申请,通过率为64.3%,而今年前9个月这一数字高达82.6%。一种观点认为,IPO过会率太低,将影响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一观点过于看重股市融资功能,忽视了资本市场的其他属性,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这一论述站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从投资和融资两个角度,对新股发行审核乃至资本市场发挥应有的功能提出更高要求。

融资功能完备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自A股市场诞生伊始,市场通过发挥强有力的融资功能,对助力国有企业改革、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融资并不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全部内涵。在新时代下,资本市场发展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首先,资本市场通过筛选优质上市公司,发行高流动性的证券化金融资产,为百姓投资理财提供重要平台和标的;其次,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通过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融资工具为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发挥重要作用;再次,不断发展的资本市场推动了我国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健全了一整套风险控制制度,提升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培养了数以千万的合格投资者。

如果抛开这些丰富的功能,一味强调提高新股发行率、增加融资和筹资规模,忽视其他功能,对进入市场的标的和拟上市企业不严格过滤和把关,将可能导致为了上市不择手段的企业增多,市场监管以“企业上市数量”为导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漏洞百出,投资者因为未获得优质企业标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极大伤害。

可见,新股发行上市100%成功的市场不见得是好市场,单边的重融资市场也不是健康的资本市场。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资本市场“把关人”的作用,筛选过滤掉那些欺诈发行、炒作主题发行、忽悠式重组的劣质企业,让更多有利于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优质企业获得投资者认可,让更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布局、产业换代的企业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从而让更多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投资优质企业、共享改革红利。

另一方面,需要有关各方通过功能完备的资本市场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尤其是发挥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综合利用私募股权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等多种手段参与到资本市场建设中来,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话说回来,历史上新股发行过会率本来就有波动,甚至有IPO暂停的时候,应理性看待这一数据的变化,不简单地将其与支持实体经济效率挂钩。毕竟,金融的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新股发行审核的效率、节奏和规模也同样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急不得,也拖不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