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邢台发挥“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优势——
一道风景融合多种业态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闫丽静

周末,河北邢台市民王佳林带着孩子来到前南峪采摘红杏和油桃,玩得不亦乐乎。“前南峪的游客中不仅有来自河北邢台、邯郸、石家庄的市民,还有许多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的游客慕名而来,尤其是京津两地的游客近两年倍增。”河北邢台前南峪村党委副书记郭高升介绍说。

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位于邢台县路罗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邢台市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争创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全域旅游,邢台有基础。”邢台市委书记王会勇认为,旅游产业是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

邢台旅游资源富集,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有雄峰、险谷、奇峡、古洞、清泉、急川、城墙、关隘、庙宇、古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邢台被赋予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目前,全市旅游企业达150多家,4A级景区8家,省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0家,5星级酒店1家,4星级酒店8家,旅行社48家。

在沙河市玻璃艺术馆,一件3D立体“倾国倾城”艺术玻璃作品让北京游客王晓不住地赞叹。“朵朵玫瑰衬于玻璃内部,起伏线条凸于玻璃表面,虽然是画儿却能触摸感知,太美了。”

近年来,邢台大力推进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业与新型工业融合,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科技、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旅游业为邢台扶贫开发开辟了新路子。每逢周末,临城县黑城乡胶泥沟村西麻晓奇的温室大棚里人头攒动。“跟着县乡领导到山东寿光学习后,我开办了这个大棚生态餐厅,食材都是游客亲自从附近大棚里采摘的。餐饮加采摘,每年能赚五六万元。”麻晓奇说。2年前,麻晓奇还是村里登记在册的贫困户。

近年来,临城县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建水库、塘坝、旅游景点,扶持农家乐、渔家乐、观光采摘园。和麻晓奇一样,全县近万人脱贫致富。

旅游业还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邢台经济结构一直偏“重”,采矿业发达,过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下,矿老板纷纷开发荒山,发展生态旅游。去年,邢台县被列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业成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过去抢山开矿,如今抢山开荒成为邢台一道美丽的风景。

据邢台市旅发委主任戴书军介绍,今年邢台将以举办首届旅发大会为契机,推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力争旅游总投入约5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为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名城、建设国家优秀旅游目的地夯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